朝鲜族婚服为啥偏爱青红两色?原来藏着这些讲究!

单篇文章
发布于

关键词:朝鲜族婚服、青红两色、民俗色彩文化

朝鲜族婚服为啥偏爱青红两色?原来藏着这些讲究!

在东北亚的民族文化图谱中,朝鲜族的传统婚服始终是一道醒目的风景。不同于汉族婚服的“满堂红”或满族婚服的“金银绣”,朝鲜族新娘的嫁衣往往以青、红两色为主,新郎的礼服也多与这两种颜色呼应。这种看似简单的色彩搭配背后,实则藏着朝鲜族千百年的文化密码——从阴阳哲学到生活信仰,从历史传承到审美偏好,青红两色的选择绝非偶然。

 

 

一、青红两色:朝鲜族的“色彩哲学”基底

 

要理解朝鲜族婚服的青红配色,首先需要回到朝鲜族的传统色彩观。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朝鲜族形成了一套独特的“五色观”,虽受中国五行学说影响,但又融入了本民族的生活经验与精神追求。

朝鲜族的“五色”通常指青、赤(红)、黄、白、黑,其中青与红被视为“生命之色”。青色源于自然中的草木、天空,代表生机与希望;红色则来自火焰、太阳,象征热情与活力。这种对自然色彩的提炼,本质上是朝鲜族“天人合一”观念的体现——他们相信色彩是自然的馈赠,也是人与天地对话的媒介。

在婚姻这一人生重要仪式中,青红两色的搭配暗含“阴阳调和”的哲学。朝鲜族传统认为,婚姻是“阳男阴女”的结合,青色属阳(对应男性的刚健),红色属阴(对应女性的柔婉),二者交融既符合自然规律,又象征夫妻和谐。这种色彩分工在婚服上体现得尤为明显:新郎的“纱帽”“道袍”多以青色为主,新娘的“襦裙”“飘带”则以红色为底,形成视觉与文化意义上的互补。

朝鲜族婚服为啥偏爱青红两色?原来藏着这些讲究!

 

 

二、从“尚白”到“青红”:婚服色彩的历史流变

 

许多人可能不知道,朝鲜族曾有“白衣民族”的称号。历史上,普通朝鲜族民众因经济条件限制,日常服饰多以素白为主(白色布料易染且耐脏),但在重要仪式中,色彩的使用会突破这一限制。婚服作为“人生仪礼”的核心服饰,其色彩演变折射出朝鲜族社会的发展脉络。

据《朝鲜王朝实录》记载,李氏朝鲜时期(1392 – 1910),贵族阶层的婚服已出现青红配色。当时的婚礼遵循“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礼,服饰作为礼仪的一部分,需通过色彩传递等级与祝福。青色(玄色)在古代东亚文化中常与“天”“尊贵”关联,红色则象征“吉庆”“圆满”,二者结合既符合儒家“礼”的规范,又满足了对婚姻“天作之合”的期待。

到了近现代,随着朝鲜族人口的流动与文化交融,青红婚服逐渐从贵族阶层普及到普通民众。尽管日常服饰的色彩趋于简化,但婚服作为“文化记忆载体”,始终保留着青红两色的核心特征。这种“仪式性色彩强化”现象,在世界各民族中并不罕见——如印度婚礼中的“正红”、苏格兰婚礼中的“格子呢”,都是通过特定色彩强化仪式的神圣性。

 

 

三、青红之外:婚服细节里的“生活信仰”

 

除了整体的青红主色,朝鲜族婚服的细节设计也暗藏与色彩相关的民俗信仰。例如,新娘的“襦裙”(短上衣 + 长裙)中,红色裙身常绣有“并蒂莲”“双鱼”等图案,这些纹样与红色搭配,共同传递“夫妻同心”“多子多福”的寓意;新郎的“道袍”袖口或领口的青色滚边,则暗含“青春永驻”“事业长青”的祝福。

更值得关注的是“飘带”的设计。朝鲜族新娘的嫁衣外常系两条长飘带,一条青色、一条红色,随风飘动时如两条彩练。在民俗解释中,这两条飘带象征“天地之气”的交汇,既为新人“引来福气”,又能“驱走邪祟”。这种将色彩与功能结合的设计,体现了朝鲜族“实用与象征并重”的民俗智慧。

朝鲜族婚服为啥偏爱青红两色?原来藏着这些讲究!

 

 

四、青红婚服的当代意义:从“传统”到“文化认同”

 

在全球化与现代化的今天,朝鲜族青红婚服的意义已超越了单纯的“服饰”范畴,成为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符号。许多年轻朝鲜族新人在婚礼中选择传统婚服,不仅是对长辈习俗的尊重,更是通过青红两色向世界宣告:我们的文化有独特的色彩语言。

这种文化认同的强化,在民俗旅游与文化传承中尤为明显。例如,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中国朝鲜族民俗园”中,青红婚服体验项目常年火爆,游客通过试穿婚服、参与传统婚礼仪式,直观感受到朝鲜族色彩文化的魅力。而在韩国、朝鲜等朝鲜族聚居地,青红婚服也常作为“文化名片”出现在国际舞台,成为展示朝鲜族文化独特性的重要载体。

从自然色彩的观察到哲学观念的提炼,从历史流变的沉淀到当代认同的强化,朝鲜族婚服的青红两色就像一把“文化钥匙”,打开了我们理解这个民族精神世界的大门。它不仅是服饰的色彩选择,更是朝鲜族对生命、婚姻、自然的深刻思考——在青与红的交织中,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件婚服,更是一个民族对“美好”的永恒追求。

 

 

 


 

参考资料

《中国朝鲜族民俗文化研究》,民族出版社,2015年。

《朝鲜王朝服饰考》,金景善(韩),延边大学出版社,2008年。

《东北少数民族婚俗研究》,王娟,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2年。

 


 

【原创不易】转载交流请联系合肥孙三福道长(微信号:daosanfu)


侧边栏





1 【命理】 【文化】 【风水】 七杀 丧葬习俗 五行 五行平衡 五行生克 交感巫术 八字 八字命理 十神 命理 命理大师 命理学 命理文化 婚姻民俗 婚姻象征 婴灵信仰 心理学 民俗仪式 民俗信仰 民俗禁忌 民俗象征 民间信仰 测试标签 灶神信仰 环境心理学 生死观念 财神信仰 道教 道教文化 风水 食神


本站文章及内容仅供学术和文化交流。不涉及政治、宗教等敏感信息。The articles and content on this website are for academic and cultural exchange only. It does not involve sensitive information such as politics or religion.
本站文章及内容来源于原创和网络。如有不妥请联系道长删除。The articles and content on this website are sourced from original and online sources. If there are any issues, please contact the Taoist to delete them.
本站为《安徽农金网》旗下非独立板块,旨在传播与弘扬农耕文化。This website is a non independent section under Anhui Agricultural Finance Network, aimed at spreading and promoting agricultural culture.


安徽农金网 中国道教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