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的发展与演化

单篇文章
发布于

道教的发展与演化

  ●早期道教

    早期道教指汉末始创时期的道教。在道教史上张道陵、张衡的天师道,张修、张鲁的五斗米道,张角的太平道等,都定名为早期道教。

    早期道教创教的道首多为东汉社会上层流行的黄老道信徒。他们承传黄老道的一些长生仙方,以《太平经》的教义向社会下层布道,在灾疫流行的年代以符水在民间治病禳灾却祸,发展成大规模的民众道教结社。

    这些民众道教结社以劳苦民众为主体,以治病、消灾、却祸、劝善、救济为教旨,吸收和改造民间巫鬼道,仿照汉代的行政制度建立起较为完整的宗教组织。早期道教有统一的教主、教义、戒律和古朴的宗教科仪,道民有宗教信仰并参加统一的宗教活动,服从教规。

    教团在组织上有较浓的封建宗法*色彩,道首的承传采取世袭制,以家族形式管理道团。五斗米道、太平道等早期道教创立之后,在汉末与封建王朝的国家机器发生对抗,被迫改革宗教形式以适应宗法*。魏晋时期,早期道教解体,宗教素质逐步提高,至南北朝时期发展为成熟的教会式宫观道教。

    ●宫观道教

    南北朝时期,道教的宗教素质有了根本提高,发展为成熟的宫观道教。宫观道教具备西方教会的某些形式,道士成了按道阶组织起来的宗教职业者,他们服从成文的教规和戒律,隶属于相应的宗教机构,穿着特殊的服装,在固定的宫观中修行,因此称为宫观道教。

    宫观道教形成了较完善的教理、教义,有自己的经书和可以获得宗教体验的修习方式,具有相应的法术、禁忌和宗教礼仪,道教发展为教会式的宫观道教,是道教成熟的表现

    ●士族道教

    士族道教是魏晋时期士族阶层崇奉的道教。魏晋时期土族居于社会主导地位,为了永远保持人间荣华富贵的生活,他们纷纷追求长生久视的神仙境界,神仙道教应运而生。

    神仙道教本质上就是士族道教。此后,凡是为上层士族社会服务,带有士族阶级属性的道教皆称士族道教。士族道教往往极力排斥民间道教,将民间道教斥为邪教、妖道予以禁绝和*。

    ●民间道教

    由民间流俗道士组成的道派和异端道首在民间布道组成的独立道团,统称为民间道教。民间道教在封建专制政权的高压下往往以秘密会社的形式出现,甚至发动反抗朝廷的农民战争,被政府斥为妖道予以*。

    实际上,早期道教的五斗米道、太平道都是以民间道教的形式创立的,不过后来天师道获得朝廷承认,成为正统道教,其他民间道教均被诬为邪教。因之,后来人们把官方道教之外的各种道派,统称为民间道教。

    民间道教和受到官方支持的士族道教是对立的。民间道教一般为符水道教,和追求长生久视的神仙道教也不相同。

    ●神仙道教

    魏晋时期,在汉末早期道教的基础上,形成师徒自由组织的小型道教团体,为长生成仙而进行自我*,称之为神仙道教。神仙道教源于战国时期的方仙道,以长生成仙为教旨,以研习某种追求长生成仙的方术为特征,对仙方和道书采取师徒秘传的布道方式,其教团一般由道首的信徒、亲属组成,由道首独立经营,保持着神仙方士的传统。

    神仙道教不像佛教那样有严格的管理形式和僧官制度,也无出家道士和在家道士的区分界限,仅重师承,不重道阶,道团和道派之间也不相统属。

    汉末黄巾起义失败后,天师道发生分化并扩展至上层士族社会,神仙道教形成。当时的山林隐逸和神仙方士修仙成风,聚徒布道,在全国名山洞府组成大大小小的道团。例如郑隐经营的50余人的道团,葛玄的道团,葛洪的罗浮山道团等,统称为魏晋神仙道教。

    魏晋神仙道教授徒传经要经过立坛盟誓等严格的宗教仪式,有严密的道教戒律及斋醮科仪程式,在宗教素质上比民间巫鬼道高一个层次。神仙道教的形成标志着道教由鬼道上升为仙道,土族知识分子成为道团的首脑。神仙道教成为汉末早期道教至南北朝成熟的教会式宫观道教之间的过渡桥梁。三、早期宗派

    早期宗派,从广义上来说指的是南北朝道教改革以前相继出现的一些宗派。

    包括先秦时期的方仙道、服饵派、行气派和房中派,两汉时期的黄老道、巫鬼道、五斗米道、太平道,以及魏晋以来相继出现的上清派、灵宝派、帛家道和南北天师道等。


侧边栏





1 【命理】 【文化】 【风水】 七杀 丧葬习俗 中医 五行 五行平衡 五行生克 交感巫术 八字 八字命理 十神 命理 命理大师 命理学 婚姻民俗 婴灵信仰 工位风水 心理学 正官 比肩 民俗仪式 民俗信仰 民俗象征 民间信仰 测试标签 环境心理学 生死观念 超度仪式 道教 道教文化 风水 食神


本站文章及内容仅供学术和文化交流。不涉及政治、宗教等敏感信息。The articles and content on this website are for academic and cultural exchange only. It does not involve sensitive information such as politics or religion.
本站文章及内容来源于原创和网络。如有不妥请联系道长删除。The articles and content on this website are sourced from original and online sources. If there are any issues, please contact the Taoist to delete them.
本站为《安徽农金网》旗下非独立板块,旨在传播与弘扬农耕文化。This website is a non independent section under Anhui Agricultural Finance Network, aimed at spreading and promoting agricultural culture.


安徽农金网 中国道教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