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雨时节习俗揭秘 踏青赏花走谷雨
谷雨里的阴阳流转
晨起推窗,檐角挂着的雨珠正顺着瓦当往下滴落,这是谷雨时节特有的景致。《云笈七签》有云:”天地氤氲,万物化淳”,说的正是这阴阳二气交融的微妙时刻。道观里的老柏树新发了嫩芽,青石板缝隙间钻出细碎的苔花,天地间升腾的阳气与沉降的阴雨,在此时节竟达成了某种玄妙的平衡。
前日整理经阁,翻见《淮南子·天文训》记载:”清明后十五日,斗指辰,则谷雨”。这个”辰”字在奇门遁甲中对应巽卦,暗合着万物生长的生发之气。道人们此时多在庭院东南角设坛,取巽位主生发之意,用新采的竹叶蘸取清明水洒净,谓之”接青”。这种看似简单的仪式,实则暗含”法天象地”的深意。
踏青鞋底沾的玄机
清明祭祖,谷雨祀神,这是道观里传承千年的规矩。记得去年在武当紫霄宫目睹的祭雨科仪:八位道长手持桃木剑,在雨坛踏着禹步步罡。剑尖挑着的黄符浸了桐油,遇雨不湿反而燃起青焰,这其中的火候拿捏,非得二十年以上道龄的老修行才能掌握。
民间所谓”走谷雨”,在道门看来实则是”行炁于野”的修炼法。去年谷雨日随师父在终南山采药,他指着石缝间的忍冬藤说:”这藤子昨夜子时抽的新芽,此刻采来配着晨露服下,最能疏通少阳经”。说着取出个青玉碗,接住正在滴落的岩溜,那水在碗中竟凝而不散,泛起细密的鱼眼纹。
茶盏里的养生天机
茶案上煮着谷雨前茶,《神农食经》记载的”雨前茶洗髓”之说,在道门丹诀里另有深解。去年在龙虎山天师府,见着道童们用松针扫取芭蕉叶上的宿雨,存到青瓷瓮里待夏至封坛。这种”无根水”配着武夷岩茶,最能涤荡脏腑浊气。
《黄庭经》云:”口为玉池太和宫”,道人们饮茶讲究”三吞三吐”:第一口润唇,第二口含漱,第三口才缓缓下咽。谷雨时节采的茶芽带着初阳之炁,配合这般饮法,竟真能觉着膻中穴有温热流转。前日有信众问及现代人亚健康之症,我指着茶盏说:”这不就是现成的养生方?”
雨声渐歇,香炉里的降真香正好燃尽。案头那枝早上折来的梨花,不知何时已悄悄绽开了三朵新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