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主要思想

 

●自然

    自然,在道教教义中是指道的存在、运动、变化的一种特性或状态。道教以道名教,将道作为教义思想的核心。由道出发,从不同角度派生出了朴、一、柔弱、无为、不争等观念,“自然”也是其中之一。自然所描述的就是道的不加任何强制、不依靠任何外在原因、自己发生、自己存在、自己演化、自己消灭的一种性质和状态。

    《通玄真经》卷《自然》篇,唐代默希子题注称:“自然,盖道之绝称,不知而然,也非不然,万物皆然,不得不然,然而自然,非有能然,无所因寄,故说自然也。”即自然是道的最重要的特性,道生万物都是不用外力自然而然的。

    自然这一概念,首见《道德经》。《道德经》第二十五章称“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四大,指道、天、地、人。

    道法自然,就是说道是自然而然的。早期道教继承了道家关于自然的思想。《老子想尔注》称“自然,道也”、“自然者,与道同号异体,令更相法,皆共法道也。”

    葛洪《抱朴子内篇》明确指出自然是天道的特性,称“天道无为,任物自然,无亲无疏,无彼无此也”,而万物的变化又是自然的特性,“变化者,乃天地之自然”。

    道教一些类书引用一些道教的经典,将自然同修道成*联系。《妙真经》称“自然者,道之真也”、“人为道能自然者,故道可得而通”,意思是得道的人是懂得道的自然而然的特性的,如果要勉强为之,就不能得道。

    ●无为

    无为是《道德经》中的重要概念。道教以道为基本信仰,认为道是无为的。因此,无为便成为道教徒对自然界的运行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认识,以及人的安身立命的基本态度。

    《道德经》中有12处提到无为。第三章称“为无为,则无不治。”无为是顺应自然,不妄为的意思。道家的无为,并非不求有所作为,只是指凡事要“顺天之时,随地之性,因人之心”,而不要违反“天时、地性、人心”,凭主观愿望和想象行事。

    《庄子》则将无为推衍至帝王圣人的治世中,认为“虚静恬淡、寂寞无为者,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至也。故帝王圣人休矣”,不过帝王应该“以无为为常”,而臣下却是要“有为”的。

    五斗米道在《老子想尔注》中,继承了《道德经》的无为思想,认为无为是道性,不为恶事,“有天下必无为,守朴素,合道意矣。”

    魏晋以后,无为的思想成为道教社会观和道士全身修仙的基础。东晋葛洪在《抱朴子内篇》中认为“天道无为,任物自然,无亲无疏,无彼无此也。”同时,葛洪还认为求仙之法,也要“静寂无为,忘其形骸。”

    《西升经》有“道以无为上,德以仁为主”之句。韦处玄注称:“道无体,无为而无不为,故最为天地人物之上首。”他将无为置于天地、人物之最高处。

    后世的内丹家称内修之术是以有为作为根基的无为。内丹家们将丹成以后,炼神返虚的状态称作无为,将炼养过程称为有为。

    道家主张消灭贪欲,淡泊以明志,不有为强求,基本企求不要脱离社会实际,以全身修道为目标,却危离咎,最终达到忘其形骸,无所执著,自然无为的境界。

    对此,《称笈七签》中还从两个方面作了阐释:

    一是先当避害。远嫌疑,远小人,远敬得,远行止。慎口食,慎舌利,慎处闹,慎力斗。常思过失,改而从善;

    二是要能通天文,通地理,通人事;通鬼神,通时机。在积极通晓自然、社会和人际关系的基础上,更好地学道修道。

    ●清净

    道教认为道包含着清和浊,静和动等对立的两个方面,其中清静是本,浊动是流。因为清是浊的根源,静是动的基础。所以,不论是治国治身都要清静。学道者如能清静,则与天地同寿。

    《道德经》第十六章称“守静笃”、“归根说静,静说复命”,意思是要将致虚和守静都做得非常精湛,返回本根叫作静,静了才是复命。第四十五章称“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阐明了静的作用,能够克服扰动,*暑热。清静可以成为天下人的模范。

    第三十七章还称“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说明要做到静的关键是“不欲”,即不起贪欲,清静无为,那么天下自然得到规范。

    早期道教继承了先秦和两汉道家清静是道之本源的观点。《老子想尔注》认为“道常无欲,乐清静,故令天地常正”,要求天子王公,尽管荣华显达,被人尊奉,但是“务当重清静,奉行道诫”,不可妄为。

    从魏晋至唐代,清静一直是道士学道和修道的重要内容。葛洪《抱朴子内篇》称:“仙法欲静寂无为,忘其形骸”。将“静寂”作为学仙之法的基本要求。

    《清静经》充分发挥了《道德经》的清静思想,认为“清者,浊之源;静者,动之基。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清静经》着重阐述了清静*的要求是澄心遣欲,万类皆空,“人神好清而心扰之,人心好静而欲牵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

    这样一种“清静”得道,实际上就是追求一种身心精神的完全超脱,绝对自由的境界。既不为物累,也不为心累,不为累而累,也不为不累而累。

    宋元以后,清静之道与道教内丹*之术逐渐融合。《称笈七箓》卷《诸家气法》引《元气论》称“无劳尔形,无摇尔精,归心静默,可以长生。生命之根本,决在此道。”意思是长生*之诀窍在于使形神清静,保持根本。

    全真道创立后,清静之法,就完全同精、气、神的内修联系在一起了。清代全真道士黄元吉在《乐育堂语录》中,较为辩证地看待内丹*中的“动静”问题。黄元吉认为内修的过程是动静结合的过程。在炼命阶段强调“静”,在炼性阶段强调“动”,只有在一动一静之中,修道之人才能炼就大丹。

    ●寡欲

    道教认为人的*是罪恶和灾难的根源,无论是治国理政、个人修养都要对*加以抑制。《道德经》多处说到欲,而且都是指私欲和贪欲。

    第四十六章有“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的名句,并且以“少私寡欲”作为主要的道德规范之一。对治理天下的君王来说,则“我无欲而民自朴”。《南华真经·天地》中所称“古之畜天下者,无欲而天下足”,也就是这个意思。

    早期道教承袭并且衍化了道家的寡欲观,《老子想尔注》中称,“道常无欲,乐清静”、“王者也当法之”,这就能“令天地常正。”同时,对于世俗的人来说,也应是“道之所说无私,少欲于世俗耳。”

    《清静经》将清静视为进入“真道”的得道境界,而有欲就是清静的对立物。《清静经》称:“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将除欲和心清联系在一起。这里所说的欲指六欲。六欲即六根,六根是佛教概念,指“眼、耳、鼻、舌、身、意。”

    侯善渊描写“六欲不生”的状态是:“眼观无色,神不邪视。耳听无音,声色不闻。鼻息冲和,不容香臭。舌餐无味,不甘酸甜。身守无相,不著有漏。意抱天真,不迷外境。”要达到这种境界,“有道之士,常以道制欲,不以欲制道。以道制欲,所以清心,所以静至。”

    ●柔弱

    道教以道为基本信仰,认为柔弱是道的重要特征之一。主张治理国家、社会行为以及内丹*等都应该刚柔相济,以柔克刚。

    《道德经》中,关于“柔弱”的论述有7处,指出“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认为道的运动是循环的,其作用又是柔弱的,以弱形容它的运动特点是持久而不带有压力感的。

    另外,《道德经》又以“柔弱”和“刚强”相对,认为“柔弱胜刚强”、“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意思是天下最柔软的东西,却能驾御天下最刚强的东西。《道德经》明显地倾向于赞扬柔弱的一面,多次强调柔弱胜于刚强。

    早期五斗米道在《老子想尔注》中继承了《道德经》的思想,赞扬“水善能柔弱,像道”,能够“去高就下,避实归虚,常润利万物”,认为“水法道柔弱,故能消穿崖石,道人当法之。”明确要求学道之人学习水的柔弱。金元以后,道教全真派兴起。全真道士追求“全性保真”,出家住庵,因而常以柔弱思想指导自己的内炼。

    清代著名道士刘一明在他的《周易阐真》一书中,反复地阐明刚柔相依的道理。刘一明认为金丹凝合于“刚柔归中”,而不是如同初期道家和道教的著作中,偏于柔弱,强调以柔克刚,这无疑是道教教义思想的一个进步。

    ●不争

    道教认为天地万物以及人的处世都要按道行事,无论是天道和人道都是柔弱谦下,彼此相容而不害的,因此,学道者应该返本还元,避而不争。

    《道德经》述及“不争”思想的地方很多。最后一章的最后一句曾经高度概括称“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不争。”

    不争思想,是与道的柔弱的特性相联系的。由于道是柔弱的,因而道也是谦虚而不争的。当然,道的不争,并非是一种消极逃避,百事退让。因为,《道德经》还称“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繟然而善谋。”

    由此可见,《道德经》中所说的不争,是一种善胜的争,是“天下莫能与之争”的符合天道之争。《道德经》则要求“不尚贤,使民不争”,意思是不尊崇贤才高能,就可以让民众不争夺功名。

    不争的教义精神,《道德经》通过对“水”的论说,就不争的思想作了深刻的阐明。《道德经》中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水以它特有的柔弱不争的性格,哪里低就流到哪里,随方就方,随圆就圆,无私地浇灌万物,供人们利用,福育人和万物生长。

    从无有自恃、自是、自我、自矜的行为。可称至善完美。为此,祖天师张道陵在立教之初就特别倡导太上不争的教义,把不争作为修道之士的重要修行准则。

    《老子想尔注》中说:“圣人不与俗人争,有争,避之高逝”。而修道求长生者,也应做到“不劳精思求财以养身,不以无功劫君取禄以荣身,不食五味以恣,衣弊履穿,不与俗争。”后来历代道教高真,避世利荣名,甘隐深山俭朴修行,并发善心济世利人,就是“不争”教义的体现。

    因此,对于一个真正学道修道者来说,就应体行柔弱不争的教义,以柔弱不争修养自我,不与人争名利荣华,知足,知止,寡欲,不自恃,不自见,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为善自赏,常怀济世利人之心。从而战胜自我,完善自我,以利社会的和平和发展。

您可能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