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节的十二种祈福仪式

单篇文章
发布于

七夕节,又名乞巧节、七巧节或七姐诞,乞巧,“乞”指祈愿之意“巧”寓意心灵手巧始于汉朝是流行于中国及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相传农历七月七日夜或七月六日夜妇女在庭院向织女星乞求智巧故称为“乞巧”其起源于对自然的崇拜及妇女穿针乞巧后被赋予了牛郎织女的传说使其成为象征爱情的节日
也由此产生了许多民俗仪式。

七夕节的十二种祈福仪式

1

穿针乞巧

穿针乞巧
供果焚香祝新秋,庭中比巧月如钩。

年年闺阁乞织女,慧心巧手配佳偶。

这首诗里边就说的是穿针乞巧。大家知道立秋是西历八月初,夏历七月初七差不多就在这时候,所以秋天就要开始了,虽然还很热,但是秋天快开始了,所以说是新秋。女孩子就在这天晚上進行一个比赛,在比赛的过程中谁手巧就体现出来,就是这个穿针乞巧。汉朝的时候就有拿五彩线穿七孔针的习俗,看谁穿的最快,穿的最好。
今天的人动这个针线已经很少了,过去的妇女天天的纳鞋底、缝缝补补,今天虽然也有绣十字绣的,那只是个人的喜好。今天的生活状态和古代完全不一样了,就是我们今天看古人那么清贫劳苦却能很幸福,今天这么好的生活条件,我们为什么不能更幸福呢?这才是最主要的,不是说比谁第一,而是说咱们能不能更幸福。穿针乞巧是乞巧节最典型的节日活动,我们大家回去以后,都可以在那天和同事、家人、朋友们玩玩这样的游戏。

2

喜蛛应巧

喜蛛应巧
七夕织女赐新妆,挑来蛛丝盒中藏。

明朝结成玲珑网,试比阿谁称巧娘。

喜蛛就是蜘蛛。在乞巧节的头一天,逮一只蜘蛛,放在一个小盒里边,到第二天看谁的盒里的蜘蛛网结的好,蜘蛛网结的好的就为巧。刚才是穿的针,高手把灯关上穿,那才棒呢!这里边喜蛛应巧,是天赐的看谁做的好。当然这项活动的评价标准历史上也不完全一样。南北朝的时候看谁的能结成了网就是好,有的可能那蜘蛛懒就没结成网。在唐朝的时候,看谁织的密,谁织的密谁就好,织的稀疏的就不好,这就刚才说的勤和懒。宋朝的时候呢,它就看谁织的网圆,圆就为好,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标准,但是都非常有意思的,一般以唐朝为标准,就是看谁织的网比较密,这个女孩就为巧。

七夕节的十二种祈福仪式

3

投针验巧

投针验巧
佳节女儿约诸邻,迭将水碗丢巧针。

日光照得龙梭影,绣出鸳鸯如意君。

这个就是投针验巧,水有张力,针放在上面能够浮着,灯照射后水中会有影子,这个影什么为好呢?有的影能像花、云彩一样,像植物、动物等的形象,非常好看,或者像鞋、一把剪刀,这就是得巧了,说手巧的人才能得到这样的好征兆。那么不好的是什么样呢?就像棒槌似的,或者比较虚,像细线似的,像直棍子似的,这样就叫不巧。就是投针能够有花影,验巧就是看谁的影子好看。投针验巧,大家在七月七的时候可以做一做。也可以拿豆芽代替一下,看谁的影子好看,影子像花鸟虫鱼的为好,投针验巧。

4

拜织女

第四是拜织女,七夕这天拜织女,织女是仙女嘛,让她来赐给自己巧手,所以在古代这样的节日是非常的美好。
拜织女,在庭院里摆一个供桌,这个供桌的供品与其他仪式的不太一样,织女,女的吃的都比较清淡、素净,不用鸡鸭鱼肉这些荤的,都是时鲜的果品,小镜子、胭脂啊,都是这些清淡美好的,拜织女,乞巧手。年轻的、岁数小的乞巧;作为适龄大姑娘就希望巧得一个佳偶了,找一个好丈夫;再大一点的结了婚的,就希望天赐一个好儿子、好女儿了。差不多主要是拜求这三个,最基本的内涵就是乞巧手。

5

种生求子

第五是种生求子。这也是一个主要的风俗,种生就是种的能长芽的东西,当然过去比较典型的是拿一个木板,上边撒上薄沙、土、小米,让它长出绿芽,在绿芽里面做上小房子、牛啊,像农村的画似的。当然这里边像豆芽发起来有求生的含义,对少妇来说都希望生好孩子,所以求生,种生求子,就是芽菜让它长出芽来,生机勃勃的,有生命力。

6

结扎巧姑

第六是结扎巧姑,用彩纸札的巧姑,陕西也有这样的。让大家看看谁家姑娘、媳妇手巧,虎头鞋、鞋垫往那里一摆,巧就不用比了,把这个往那一放就比巧了。

七夕节的十二种祈福仪式

7

供奉磨喝乐

第七是习俗叫供奉磨喝乐,本来是供奉神的,后来演变成了一个小泥偶、小泥人。大家知道古代没有儿童节,实际儿童在每个节日都非常快乐,中秋节有兔爷,兔爷有穿着各种盔甲的,乞巧节叫磨喝乐,这个磨喝乐就是小泥偶、小泥人。这样小孩拿着玩,玩小泥人。到宋朝的时候,就不光是泥人了,还有象牙雕刻的、玉雕刻的,更高级了,富贵人家就是非常高级的了。对少妇来说,拿它来求子的。古代乞巧节,七月初一的时候街上就熙熙攘攘的开始过这个节了,买节日的用品,当然卖的就很多。

磨喝乐
捏塑彩画一团泥,妆点金珠配华衣。小儿把玩得笑乐,少妇供养盼良嗣。
磨喝乐就是一种小泥人,有大有小,最大的高到三尺,与真的小孩差不多,高级磨喝乐上边穿上什么宝珠、玉,非常好的一个就非常贵了,有价值几千金的。所以中国古代小孩穷富都能玩,穷人捏个小泥人就可以了,把它做得很高级也可以,这叫供奉磨喝乐。

8

吃巧果花瓜

吃巧果花瓜。乞巧节应节食品叫巧果,大家知道叫乞巧果子,过去老人有说烧饼果子、煎饼果子,实际这果子不是咱们吃的那果子,是说点心。巧果,乞巧果子说的是点心,用蜜加油和这个面,做成点心。因为供奉织女,所以就用素的点心,叫乞巧果子、巧果。乞巧节那天,我们可以给女儿、妻子买点巧果,稻香村买点点心。还有叫花瓜,花瓜巧果,花瓜就像咱们饭店里边把水果雕成花鸟虫鱼,其实这些都当供品供给织女的,巧果花瓜,那么这些都是很美好的。

9

拜魁星

拜魁星。女孩是拜织女,民间有句俗话“男不拜月,女不祭灶”,有这个习俗,男人他不拜这个阴性的,织女什么的是女孩拜的,是一个女儿节。男孩也有的干,这时候要拜魁星,所以在古代的时候非常热闹,在七夕这天,在院子里,因为拜织女在院子里不在屋里边,所以井台旁边分成两部分,一边是女的,一边是男的,男的这边是拜魁星。大家看魁星,像鬼似的,本身就带着鬼字,实际它不是鬼,就是长得非常难看,什么是魁星啊?管科举考试的神,谁能中状元、考多少名都归他管,这对学子当然重要了。

拜魁星
七夕女儿祝织女,男士庙中拜魁星。佑我科举登榜首,道德广传天下宁。
宋朝以后,求功名利禄许多都是为自己了,其实不是那样的,当官是一种责任,当官不好当,有大责任的。这个魁星刚才说是北斗七星的第一颗星,所以它就叫魁星、魁首。
有个故事。说古代有个人,长得非常的难看,学问却非常好,连中三元,最后考上状元了。状元必须得皇帝钦点,就到御殿的时候,皇上一看,这个也太难看了,鼻子眼睛的都特别难看,皇上就问他:你怎么长得这样啊?这脸上麻子怎么这么多呢?他就答了一句:“麻面满天星”,你看我这上面是满天星,我的脑袋就像天一样大,这人是不是非常了不起啊?麻面满天星,我这满天的星星,心中有宇宙啊!这人还有点跛脚,就是走路踮脚,皇上就问你这走路怎么一高一低呢?他回答说“独脚跳龙门”,我就一只脚就当状元了,才高啊,皇上问俩问题,他对了一副对联,叫“麻面满天星,独脚跳龙门。”皇上一看真成,就点了状元。
另一种说法就说他怀才不遇了,当然就跟钟馗有点类似了。大家知道端午节的时候讲钟馗,钟馗是捉鬼的神,魁星是管科举的神,就是今天管考试的,高考这些都归他管。当然《镜花缘》这本书,说百花仙子下凡的故事。这本书开始的时候就讲天上突然有了女魁星,众神仙很奇怪,怎么出来女魁星了?原来是下界武则天要开女科了,天上已经开始先安排上了。

七夕节的十二种祈福仪式

10

晒书晒衣被

晒书晒衣被,乞巧节这天在夏季,可是秋天也快来了,当然有些东西要收起来了,所以晒书、晒衣被。古人在这一天晒书,当然古代也有好多小故事。大家知道司马懿吧?诸葛亮的对手,很厉害啊!因为他才高权大,曹操怕他篡位,就随时可能杀了他,他为了保护自己,就装疯卖傻,后来曹操就派手下到他家去看他是不是真的疯了。到七月初七那天,他晒书呢!曹操就命令他得上班了,装傻,傻子还晒书吗?就是说司马懿想装傻,到乞巧节那天他还是珍惜书,晒书,说明他不疯,精神肯定没毛病,还知道晒书呢!就让他上班了,他就躲不过去了。
当然古代魏晋的时候,大家知道有些学士很风流的,人家晒晒被子,绫罗绸缎一大堆,他拿一破棍子,挑一件破单衣服,说我也晒晒衣服,有的人实际是心里边有东西,不在于外表的财富有多少。乞巧节晒衣服,有的人就变味了,就不是晒衣服了,那就是显摆了,晒富。所以那种高才之人,针对那种晒富的人来的,找个破衣服我也晒晒。还有的人,这个都不用,躺在太阳底下上衣敞开,把肚子晒一晒,人说干嘛呢?我满腹诗书啊!乞巧节也得晒晒!实际这种人心中有道,他自信,尤其魏晋的时候,有的人做事很特异,当然他是针对有些人那种不好、不善的心来的。

11

染指甲、洗头发、接露水

第十一是染指甲、洗头发、接露水,女儿的节嘛,都爱美,也就有这样的风俗。染指甲,小孩都染染指甲,非常的漂亮。还有洗头发,接露水,这天用柏叶、桃枝等煎汤来洗头发,纯自然的,相当于草药了,既卫生又有益健康。接露水,据说牛郎织女在上边一年才见一次面,所以就会哭,一哭就掉眼泪,用这个神仙的眼泪治眼睛多好啊,非常吉祥,所以那一天早晨就去接露水。

12

为牛庆生

给牛庆祝生日,小孩把采摘的野花挂在牛角上,把牛打扮的非常漂亮,就叫给牛过生日,牛为什么这天生日呢?因为牛郎追织女完全因为老牛的帮助才喜结良缘的,还有老牛一生勤劳,忍辱负重的,最后临死了还把牛皮奉献给别人。这种牺牲精神,无私为别人的这种精神就得到了别人的尊敬。这天就当做牛的生日,纪念牛郎织女也别落了这太上老君的青牛,给它也挂上花,也过节。所以为别人付出就会被别人记住、纪念。


侧边栏





1 【命理】 【文化】 【风水】 七杀 丧葬习俗 中医 五行 五行平衡 五行生克 交感巫术 八字 八字命理 十神 命理 命理大师 命理学 婚姻民俗 婴灵信仰 工位风水 心理学 正官 比肩 民俗仪式 民俗信仰 民俗象征 民间信仰 测试标签 环境心理学 生死观念 超度仪式 道教 道教文化 风水 食神


本站文章及内容仅供学术和文化交流。不涉及政治、宗教等敏感信息。The articles and content on this website are for academic and cultural exchange only. It does not involve sensitive information such as politics or religion.
本站文章及内容来源于原创和网络。如有不妥请联系道长删除。The articles and content on this website are sourced from original and online sources. If there are any issues, please contact the Taoist to delete them.
本站为《安徽农金网》旗下非独立板块,旨在传播与弘扬农耕文化。This website is a non independent section under Anhui Agricultural Finance Network, aimed at spreading and promoting agricultural culture.


安徽农金网 中国道教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