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七月要祭祀鬼神?

单篇文章
发布于

中国上古就有迎四时之气的礼俗。《礼记·月令》载:立秋之日,“天子亲率三公、九卿、诸侯、
大夫以迎秋于四郊。”郑玄注:“迎秋者,祭白帝白招拒于西郊之兆也。”白帝是秋季主神,主杀伐,
是死神。立秋之日在农历七月。上古又有祭拜先祖的四时祭享,《春秋繁露·四祭》云:“古者岁
四祭,四祭者,因四时之生熟,而祭其祖先父母也。故春曰祠,夏曰礿,秋曰尝,冬曰烝。……尝
者以七月,尝黍稷也。”《礼记·月令》说“孟秋农乃登谷,天子尝新,先荐寝庙,”指的就是秋尝。七月秋尝一直传至晚近,仍以四川为例,清嘉庆元年《井研县志》:“[七月]十四日祭祖宗,
秋祭也,俗名七月半。浮屠为盂兰会。”清光绪元年《彭水县志》卷四:“[七月]农民获
稻,诹吉荐新于田祖及先代,获御(玉)麦者亦然。”民国十六年重印本《广安州新志》卷
四十三:“(七月)十五日为月半节。荐新米饭及时物;祀神毕,序长幼食之,曰尝新;有先期食新
者,只设馔供神。饭后,率子弟携香烛、水浆饭,于门外净敞处焚冥镪袱子、箱笼、纸钱。各庙延
僧道建盂兰盆会,超度先灵及孤魂;设焰口,放河灯;钲鼓梵呗,水声人声嘈杂莫辨;水面灯火如
繁星满天,光摇数里,曰中元会。”

为什么七月要祭祀鬼神?


先秦时楚国最迷信鬼神。在祭祀鬼神的时享中,楚人最重春、秋二祀。这一点在《楚辞》中
即可看到。《楚辞》中的《九歌》就是祭祀鬼神的歌曲。《九歌·礼魂》说:“成礼兮会鼓,传芭兮
代舞,姱女倡兮容与。春兰兮秋菊,长无绝兮终古。”王逸注:“言春祠以兰,秋祠以菊。”《礼魂》
是《九歌》中的送神曲,是从《东皇太一》至《国殇》等十篇祭歌的“卒章”,“礼魂”之魂就是前面
十篇祭歌中祭祀的鬼神。也就是说,春、秋二时是楚人祭祀这些鬼神的重要时间。从《九歌》中
的其它祭神乐歌看,至少祭祀少司命、湘夫人的时间是在秋季。《少司命》有句云:“秋兰兮麋
芜。”秋兰的时序不用说。麋芜,是一种香草,“七八月间开白花”。《湘夫人》:“白薠
兮骋望,与佳期兮夕张。”薠,一作“ ”。王逸注:“言己愿以始秋蘋草初生望平之时,修设祭
具,夕早洒扫,张施帷帐,与夫人期,歆飨之也。”可见楚人祭湘夫人是在始秋七月。
先秦时楚人在秋七月就有大祭鬼神之俗。
由此可见,在道教中元节成形之前、佛教盂兰盆会未传入之时,七月已有祭祀鬼神之俗。
民间俗信七月是鬼月,七月鬼门开,但在佛教中,却无这样的观念。相反农历七月,就佛教而言
是吉祥月,也是佛的欢喜月。佛教有结夏安居制度,在我国这一制度于姚秦时代就开始实行,时间
是每年四月十五日至七月十五日,僧人定居在某个寺院,安心修道,不得外出。安居首日称为结夏,
圆满结束日称为解夏。七月十五日为“解夏”之日,众僧人各自介绍心得体会,称为“僧自恣”。经过
三个月的专修,修行圆满,成就了很多超凡入圣的人,当然是吉祥的月份。僧众的功行必然大有提
高,佛目睹这一情况,当然欢喜,因此此日被称为“佛欢喜日”。目连救母故事包含的是孝敬双亲的
思想,盂兰盆会本意是供佛及僧,只是到了宋代才发生了变化,发展为荐亡度鬼!。由此可见,七月
是鬼月、七月鬼门开的观念并不源自佛教”。


侧边栏





1 【命理】 【文化】 【风水】 七杀 丧葬习俗 中医 五行 五行平衡 五行生克 交感巫术 八字 八字命理 十神 命理 命理大师 命理学 婚姻民俗 婴灵信仰 工位风水 心理学 正官 比肩 民俗仪式 民俗信仰 民俗象征 民间信仰 测试标签 环境心理学 生死观念 超度仪式 道教 道教文化 风水 食神


本站文章及内容仅供学术和文化交流。不涉及政治、宗教等敏感信息。The articles and content on this website are for academic and cultural exchange only. It does not involve sensitive information such as politics or religion.
本站文章及内容来源于原创和网络。如有不妥请联系道长删除。The articles and content on this website are sourced from original and online sources. If there are any issues, please contact the Taoist to delete them.
本站为《安徽农金网》旗下非独立板块,旨在传播与弘扬农耕文化。This website is a non independent section under Anhui Agricultural Finance Network, aimed at spreading and promoting agricultural culture.


安徽农金网 中国道教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