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法事与习俗

中元节的名称确实来自道教。道教有“三官”之说。“三官”即上元天官、中元地官、下元水官,
又名三元大帝。天官治理天界,主为人赐福;地官治理地下,主为人赦罪;水官治理水中,主为人解

厄。他们分别在正月十五日、七月十五日、十月十五日执行赐福、赦罪、解厄的职责。三官信仰在东
汉道教初创时期就已产生,《三国志·张鲁传》裴松之注引三国魏鱼豢《典略》:“光和中,……汉中有
张修,……修为五斗米道。……为鬼吏,主为病者请祷。请祷之法,书病人姓字,说服罪之意。作三
通,其一上之山,著山上,其一埋之地,其一沉之水,谓之三官手书。”由三官的信仰又发展为三元说。
三元说约在北魏已确立,清赵翼《陔余丛考·天地水三官》:“其以正月、七月、十月之望为三元日,则
自元魏始。”对于中元,南北朝时所出的道经《太上洞玄灵宝三元玉京玄都大献经》说:“七月十五日,
中元之辰。地官校戒,擢选众人,分别善恶。诸天大圣,普诣宫中,简定劫数人鬼簿录,饿鬼囚徒,一
时俱集,……于其日夜讲说是经,十方大圣,齐咏灵篇,囚徒饿鬼,当得解脱,一俱饱满,免于众苦,得
还人中,自非如斯,难可拔赎。”正因为中元节是地官赦罪之日,道士在这一天诵经作法事,以
三牲五果普度十方孤魂野鬼。一些人认为,作为鬼节的中元节就是始于道教中元节。

就佛教而言,七月十五是盂兰盆节。“盂兰盆”一词,来自佛经中目连救母故事,是梵文 的音译,原意为“救倒悬”,即解救在地狱受苦的鬼魂。《盂兰盆经》记载:“大目犍连始得六通,
欲度父母报乳哺之恩,即以道眼观视世间。见其亡母生饿鬼中,不见饮食,皮骨连立。目连悲哀,即
以钵盛饭往饷其母。母得钵饭,便以左手障钵,右手抟食,食未入口,化成火炭,遂不得食。目连大
叫悲号涕泣,驰还白佛,具陈如此。佛言汝母罪根深结,非汝一人力所奈何。……吾今当为汝说救
济之法,令一切难皆离忧苦。佛告目连,十方众僧于七月十五日僧自恣时,当为七世父母,及现在父
母厄难中者,具饭百味五果汲灌盆器,香油锭烛床敷卧具,尽世甘美以著盆中,供养十方大德众僧。”
目连依法施行后,其母果然得以脱离饿鬼之苦。目连就对佛祖说,将来所有佛门弟子,亦应奉盂兰
盆救度现在父母乃至七世父母。佛祖闻言大悦,便传言弟子们,年年七月十五,为现在父母乃至七
世父母作盂兰盆施佛与僧。从此盂兰盆会的习俗广为流传。
《盂兰盆经》在西晋时期翻译传入中国,中国举办盂兰盆会始于南朝的梁武帝萧衍。《佛祖统
纪》卷三十七记载,大同四年,梁武帝在同泰寺设盂兰盆斋。义楚《释氏六帖》卷二十二《贮积
秤量部》说:“梁武每于七月十五日普寺送盆供养,以车日送,继目连等。”一些人认为,正是从梁代开
始仿行的盂兰盆会,相沿发展成俗,七月十五才形成节日。
不可否认,佛、道文化对七月十五中元节这一节日及其节俗的形成确实影响很大。但是作为一
种基于鬼信仰的活动,民间俗信与佛、道信仰之间,存在着明显差异。
根据道教的说法,中元节是在七月十五;根据《盂兰盆经》,盂兰盆会也是在七月十五。如果说
七月份的这个鬼节是因道教和佛教而产生,那么这一鬼节祭祀祖先、赈施孤魂野鬼等活动的时间应
该只是在七月十五日,或至多在七月十五日前后数天内,但民俗中的鬼信仰和鬼节并非如此。民间
俗信,整个七月是鬼月,阎王于每年农历七月初一,打开鬼门,放鬼出来,到阳间觅食,享受人们的供
祭。七月最后一天,重关鬼门,群鬼又得返回阴间。因这种俗信,产生了相应的习俗。比如说在
福建晋江,每年农历七月,城乡各地,均忙于操办“普渡”。普渡从农历七月初一日“起脚灯”开始,至
八月初一日“倒脚灯”结束,整整一个月。又比如在湖北,俗信七月的前半个月中,新亡人初一到
初七回家探亲,已故三年以上的老亡人初八到十五回家探亲。浙江湖州,整个七月,几乎每天晚
上都有和尚道士在街上搭台放焰口,称为“盂兰盆会”。
民间还有把七月鬼节与道教中元节、佛教盂兰盆会并称、混称的,从称呼上也昭示各有源头。以四
川为例,清嘉庆十七年《南溪县志》卷十“:[七月]自十三至十五日为中元节,又为鬼节。浮屠氏
设盂兰会。各家具香烛、楮赙、酒馔,拜祭祖先(俗称七月半)。”清同治四年《璧山县志》卷十:
“(七月)望日为中元节,俗名鬼节,释家设盂兰盆会以荐亡者。”民国十三年江津县志》卷十六则
说“:俗谓中元为鬼节,故作佛事以渡脱之。”这里提到的“鬼节”都是专指,而非泛称;从逻辑关系说,与道
教的“中元节”、佛教的“盂兰盆节”是并列关系,而非种属关系,更非异称。

您可能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