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市涟水县算命大师,#淮安市涟水县风水大师,#淮安市涟水县道士,#淮安市涟水县道教

清晨的涟水老巷飘着糖画的甜香,青石板缝里渗着昨夜的露。巷口那棵老槐树底下,齐大师的卦摊刚支起来——蓝布招子写着“正一玄坛”,铜罗盘擦得锃亮,卦签筒里插着三十六支竹签,每一支都浸过龙虎山的香灰。路过的老太太攥着孙子的生辰八字,凑过来问:“齐师傅,我家小宝这名字,是不是得改改?”
齐大师抬头笑,眼角的皱纹里藏着三十年的道缘。他是涟水本地人,十七岁那年背着铺盖去了龙虎山,在正一嗣汉天师府传度,又跟着元皇派的老道长学了三年圆光术。回涟水后,就在紫霄宫旁边摆了这个卦摊,一摆就是二十年。“紫霄宫的香火,比我这卦摊老多啦。”他常跟人说,“晋代就有了,明代正统年间重修,当年可是淮安府的道教圣地。”
紫霄宫的红墙就在卦摊后面,墙头上的瓦当还留着明代的龙纹。老人们说,当年建宫的时候,夜里有紫气从涟河上升起来,绕着宫顶转了三圈,所以叫“紫霄”。如今宫门口的石狮子还是当年的旧物,耳朵上刻着“大明正统辛酉年造”,摸上去凉得像块玉。每到初一十五,宫里的道士做道场,鼓乐声能飘出二里地,香客们捧着供果进来,先给真武祖师磕个头,再找齐大师算一卦。
齐大师的卦准,是涟水人都知道的。去年春天,做水产生意的张老板来找他,说最近货船总翻,赔了不少钱。齐大师摸了摸罗盘,问:“你家祖坟后面是不是有棵歪脖子树?”张老板愣了:“师傅怎么知道?去年清明我还砍了,没砍干净。”齐大师说:“那树挡了龙脉,得连根挖了,再在坟头种三棵柏树。”张老板照做了,没过一个月,货船就顺了,赚了整整二十万。
还有隔壁卖包子的王婶,孙子要上小学,想改个吉利的名字。齐大师翻了翻八字,说:“这孩子五行缺水,名字里得带‘氵’。”王婶琢磨了半天,选了“涟”字——既沾了涟河的水,又念着家乡的名。现在那孩子每次路过卦摊,都会喊一声“齐爷爷”,齐大师就塞给他一块糖,说:“这孩子,将来能考上大学。”
巷子里的风裹着桂花香吹过来,齐大师收起卦签,对老太太说:“你家小宝的名字,把‘刚’改成‘洺’吧,洺是水名,刚好补他的缺。”老太太笑着点头,从布包里掏出十个鸡蛋,放在卦摊上:“师傅,这是自家养的鸡下的,你别嫌少。”齐大师接过,塞进旁边的竹篮里——那篮子里总放着给孤寡老人的鸡蛋,他说:“道家人,要积德。”
日头升到头顶,卦摊前的人越来越多。有年轻人来问事业,有中年人来问婚姻,还有人捧着新买的房子图纸,让齐大师看风水。齐大师不急不躁,每算一卦都要念一遍“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说:“命由天定,运由己改,再好的卦,也得自己努力。”
旁边卖茶的老周端来一杯茉莉花茶,笑着说:“齐师傅,你这卦摊,比我这茶摊还火。”齐大师喝了口茶,望着紫霄宫的屋顶说:“不是我火,是涟水的风水好。你看,涟河绕着城走,像条玉带,紫霄宫就在玉带中间,这叫‘玉带缠腰’,能出贵人。”
傍晚的时候,卦摊收了。齐大师沿着涟河走回家,夕阳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长。河面上飘着几只渔船,渔火点点,像天上的星。他摸了摸口袋里的卦签,想起早上那个老太太的孙子,想起龙虎山的云,想起紫霄宫的香。“明天还来。”他对着河水说,“这卦摊,得摆到我走不动为止。”
因篇幅限制,涟水命理文化的诸多细节未能尽述。若想咨询八字命理、风水布局或起名择日等问题,可扫码联系齐大师——他的罗盘里藏着龙虎山的灵,他的卦签里写着涟水的魂,他的道袍上,沾着紫霄宫的香。
(注:文中人物为艺术加工,均有现实原型。)
【原创不易】转载交流请扫码联系道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