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天宁区算命大师 #常州市天宁区风水大师 #常州市天宁区道士 #常州市天宁区道教

清晨的天宁区,青石板路还沾着夜露的凉意,巷口“福兴茶铺”的布幡在风里晃了晃,飘出一缕炒青的香气。王伯坐在门槛上,手指摩挲着粗瓷茶杯,对蹲在旁边的小孙子说:“从前啊,这巷尾有座清元观,观里的李乘风道长,算卦比咱巷口卖糖人的张阿公记糖纸还准。”
小孙子咬着手指头问:“爷爷,他能算出我昨天偷拿了奶奶的糖吗?”王伯笑出了满脸的皱纹:“那算什么?李道长当年帮陈木匠找着丢失的女儿,帮周老板调了风水让生意起死回生,咱天宁区的老辈人,谁没听过他的名字?”
一、天宁巷里的道韵:佛道交融的烟火气
天宁区的道教文化,像浸在茶里的枸杞,看似普通,却藏着绵长的滋味。虽说辖区内最有名的是佛教圣地天宁寺,但老人们都知道,寺里的后殿,还供奉着玉皇大帝、太上老君的神像——佛磬声里混着道号,香案上既有佛经也有《道德经》,这便是天宁区特有的“佛道共融”。
“从前啊,天宁寺的和尚和清元观的道士,常在一起下棋。”王伯回忆道,“和尚说‘色即是空’,道士说‘道法自然’,下着下着,倒把道理融到一块儿了。”这种融合,也渗进了天宁人的生活里:过年时,家家户户既贴春联(道教的“桃符”演变而来),又贴佛字;办喜事时,既请和尚念经,又请道士算吉时。
而天宁区的命理大师,大多沾着茅山的灵气。离常州不远的茅山,是道教上清派的发源地,被称为“上清宗坛”,那里的乾元观、元阳观,住着不少得道高人。天宁区的道长们,年轻时大多去茅山拜过师,学过《易经》《三命通会》,把茅山的“上清术”带回了天宁巷。
二、巷尾的清元观:李乘风道长的故事
清元观的旧址,就在现在的天宁路旁边,当年是座不大的道观,门口有棵老槐树,树洞里塞着不少求签的纸条。李乘风道长是清元观的主持,个子不高,留着山羊胡,穿一件洗得发白的道袍,手里总拿着个铜制的罗盘。
“有一年春天,陈木匠的女儿丢了,找了三天三夜没找着,急得直哭。”王伯说,“他跑到清元观找李道长,道长掐了掐手指头,说‘往南走,到河边的老槐树底下,孩子在那玩蛐蛐呢’。陈木匠半信半疑地去了,果然看见女儿蹲在那,手里拿着个玻璃罐,里面装着只蛐蛐。”
还有做餐饮的周老板,去年春天生意不好,店门对着电线杆,总觉得别扭。他找李道长看风水,道长说:“电线杆像根‘顶心针’,挡了财路。你把店门往东边挪挪,再在门口摆两盆发财树,保准生意好起来。”周老板照做了,不到三个月,店里的客人就排起了长队,现在成了天宁区有名的“老味道”餐馆。
“李道长说,算卦不是迷信,是帮人找着‘气’。”王伯摸了摸小孙子的头,“就像咱种的菜,得顺着土的脾气,不然怎么长得好?”
三、现在的天宁区:命理里的生活智慧
如今的天宁区,高楼大厦拔地而起,但巷子里的老茶铺还在,老人们还在讲李道长的故事。而新一代的命理大师,像张逸尊先生、林若虚道长,接过了前辈的衣钵,用传统文化帮人解困惑。
“上个月,我邻居小吴失恋了,整天闷在家里。”王伯说,“找张逸尊道长看了看,道长说‘你俩的八字不合,早分早好,下个月会遇到更好的’。结果没到一个月,小吴就认识了现在的女朋友,俩人挺合得来。”
张逸尊道长说:“命理不是给人定死局,而是告诉人‘该往哪走’。就像你迷路了,我给你指个方向,至于走得快不快,全看你自己。”他的工作室里,摆着《易经》《滴天髓》等古书,还有个二维码,上面写着“有困惑?扫码找道长”。
四、结语:命理是文化的灯
天宁区的命理大师,不是神仙,而是传统文化的传递者。他们用八字、风水、面相这些古老的智慧,帮人解开心结,找到方向。就像李乘风道长当年说的:“算卦不是为了预知未来,而是让你知道,该怎么活。”
如果你也有解不开的困惑,不妨扫码联系道长——或许,他能帮你找到属于自己的“道”。
参考资料
1. 常州统一战线 – 常州统战部:http://tzb.changzhou.gov.cn/html/tzb/2020/EBFAJPBI_1112/16521.html
2. 江苏省道教协会:http://www.jsdjxh.com/mobile/text1.asp?keys=38
3. 易八字测算网:https://www.hndz413.com/hndz413/6488028
4. 列表网:http://m.liebiao.com/changzhou/qimingfengshui/604125431.html
5. 手机新浪网:https://k.sina.cn/article_1593269082_p5ef75b5a02700b7fk.html
【原创不易】转载交流请扫码联系道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