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九:玉皇大帝圣诞

单篇文章
发布于

正月初九:玉皇大帝圣诞

民间节日文化活动是民间信仰最直观、最热烈的表现形式,具有较强的传承性。农历正月初九是玉皇生日,据说这是唐玄宗在《月令注释》中钦定 的。唐宋之际的道经正式将玉皇生日定为正月初九。明代王逵《蠡海集》中说:“神明降诞,以义起者也。玉帝生于正月初九者,阳数始于一,而极于九,原始要终也。”天地之至数是始于一而终于九,所以,正月初九这个极尊的日子只能归于玉皇大帝所有。从史料记载来看,至迟在宋代,每到玉皇诞辰,不少信徒成立社会(宗教性会社)在这一天举行盛大的活动以示庆祝。如吴自牧《梦梁录》卷19《社会》记载日:“正月初九日,玉皇上帝诞日,杭城行香,诸富室就承天观阁上建会。”玉皇诞辰El的确立,对于民间玉皇信仰组织的活动有着特殊的意义。它使玉皇社会和民间的活动在时间上得以固定,形成玉皇社会活动的制度化和周期化,使得崇拜玉皇大帝的活动由分散而走向集中,逐渐形成了规模庞大的玉皇圣诞民俗活动。
宗教与传统节庆文化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传统节庆文化起源与演变的历史轨迹来看,无论是本土产生的宗教还是由异域传人的佛教、伊斯兰教,都曾在其中发挥过巨大的作用。民俗学者早就指出:在我国各民族民俗节日中,以宗教祭祀为主要内容的节日最多。道教对传统节庆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一是对民间节庆诸神的同化;二是对节庆内涵的增加和扩展。道教是一个多神的宗教,每个神都有其诞生之日,所以道教的节日就显得分外多。这些道教的节日不光是道士们举行宗教活动的日期,而且几乎成了全民的社会活动。这种情况远在两宋时期即已出现。据《东京梦华录》和《梦梁录》等文献记载,如十一月八日“崇仁真君”诞生庆典、三月二十八日“东岳天齐仁圣帝”生日庆典、三月三日“佑圣真君”诞日等即为代表。不过,道教的节日各地各有所重,如旧时的北京最隆重的有燕九节,即丘祖诞日、东岳大帝诞日、三官司诞日等;而杭州则重北极佑圣真君诞日;苏州则为吕祖诞日,等等。

正月初九:玉皇大帝圣诞


为了具体了解明清以来上九节(包括腊月二十五日接玉皇)的形态、分布特点,我们主要依据六卷本的《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的资料。及部分地方志的记载,对方志节日风俗中的玉皇诞节记载做了统计。从统计结果来看,玉皇诞流行的地方涉及到今天的山西、山东、北京、辽宁、吉林、甘肃、江苏、浙江、湖北、湖南、江西、四川、贵州、云南、福建、台湾等省市,尤其是南方的江苏、浙江、湖北、四川、云南、福建、台
湾等地信仰浓烈,江苏、浙江、福建、台湾也是腊月二十五接玉皇最为流行的区域,可以说上述四地是玉皇信仰的核心区域。玉皇信仰在南方更为流行,或与以元始天尊为首的三清神观念和玉皇信仰均出自南方有关。云、贵地区上九节的流行我们以为与移民有关。方国瑜、段玉明、蓝勇等先生的研究表明,从明初伊始,中原朝廷加强了对西南边疆的垦殖,大批的汉人通过屯田、经商、戍边等方式涌入云、贵,改变了云、贵居民族属及风俗。随着汉民族的大量进入,多为汉族所信奉的神祗也被携入云、贵,大量的宫观神祠建立起来,尤其是真武庙、土地庙、城隍庙之类兴建尤多,这与云、贵地区移民以江南籍、江西籍为主,特别是江南籍移民最为突出有关①。明谢肇涮《五杂俎》卷4《地部二》云:“高皇帝既定昆明,尽徙江左诸民以实之,故其地衣冠文物风俗语言,皆与金陵无别。”光绪《永昌府志》卷8《风俗》记永昌(治今保山)一带“明初迁江南人人居此地,故其习尚与江宁相仿佛,是以俗号小南京也……语言服食仪礼气习大都仿佛江南”;王士性《广志绎》卷5《西南诸省》也记:“(永昌)其地乃天地穷尽处,而其人反红颜白皙,得山川清丽之气,而言语服食悉与陪京同。”这里的“陪京”即南京。清刘盛堂在编著《云南地志·上·人民二·种族》时亦总结到:“云南汉人在明以前者已迁至辽东、山东,今之汉人则明初自江南迁入也……”;《人民四·风俗》则日:“汉人皆徙至江南,吉凶之礼,往来之仪,一本南京,近数十年夷俗尽改从汉。”故明代人章潢在《图书编》卷42{兴农桑》中称云南“与吴会同风”。江南是玉皇崇拜兴盛之地,故玉皇崇拜也由移民传人西南地区。

正月初九:玉皇大帝圣诞


上九节的祭祀仪式各地大同小异,以闽台较为有代表性。玉皇大帝,在闽台又被称为天公,是民间普遍崇拜的神祗。各地一般以正月初九(有的地方是五月十六日)为“天公生”,家家户户要备办丰盛的祭品来祭祀。从午夜零时起,到当天凌晨四点止,都是举行祭典的时间。初八日夜家家开始在正厅前设香案上供,至午夜全家无论老幼,都必须衣冠端正,按尊卑依次上香,同时每个人都要庄重的行三拜九。祭祀天公都是露天以祭,一到深夜子时,家家户户放鞭炮,烧天公金(纸钱),爆竹声通宵达旦,震耳欲聋。这一天,往往还要通宵达旦地演戏欢庆,称为“天公戏”。由于玉皇大帝至高无上,台湾人很敬畏,所以极少有供奉其神像的,只在神坛上立牌位进行膜拜。在台湾就连以玉皇大帝为主神的寺庙中,一般也很少能看到玉皇大帝的神像,而只有供奉香炉,台湾人称之为“天公炉”㈣蝴。福建民间至今还有正月初九祭祀玉皇的玉皇诞习俗。泉州等地称“天公诞”,民宅挂天公灯,点香燃烛,焚烧天金(纸钱)。有的民众还结队到元妙观祭祀天公¨。
除了一般的庆祝活动,正月初九这一天,在民间还流行着各种禁忌。首先是禁屠宰,不杀生,可能是为了体现“上天以好生为德”,因此恩及畜类。其次,大小便、妇女下衣等均被视为不洁之物,严禁拿到室外,恐亵渎了玉帝,遭到上天的惩罚。祭祀用的供品也十分讲究,鸡要用公鸡或阉鸡,像凤头鸡、白毛鸡、腊脚鸡和母鸡等皆不行。猪的五脏中只选肝和肺上供。金箔则要用特制的大型“天公金”。可见人们对玉
皇生Et的重视程度。


侧边栏





1 【命理】 【文化】 【风水】 七杀 丧葬习俗 中医 五行 五行平衡 五行生克 交感巫术 八字 八字命理 十神 命理 命理大师 命理学 婚姻民俗 婴灵信仰 工位风水 心理学 正官 比肩 民俗仪式 民俗信仰 民俗象征 民间信仰 测试标签 环境心理学 生死观念 超度仪式 道教 道教文化 风水 食神


本站文章及内容仅供学术和文化交流。不涉及政治、宗教等敏感信息。The articles and content on this website are for academic and cultural exchange only. It does not involve sensitive information such as politics or religion.
本站文章及内容来源于原创和网络。如有不妥请联系道长删除。The articles and content on this website are sourced from original and online sources. If there are any issues, please contact the Taoist to delete them.
本站为《安徽农金网》旗下非独立板块,旨在传播与弘扬农耕文化。This website is a non independent section under Anhui Agricultural Finance Network, aimed at spreading and promoting agricultural culture.


安徽农金网 中国道教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