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节气中感受古人的智慧与生活的美好 ——读《小食里的光阴:二十四节气之美》

单篇文章
发布于

二十四节气,是古人根据太阳规律总结归纳出来的二十四个时间节点,用来记录时间和指导农耕。二十四节气还涵盖了物候、农谚、时令、节日习俗等,一起构成灿烂的节气文化。长于艺术世家的80后作家朱应所著的这本《小食里的光阴:二十四节气之美》,围绕二十四节气文化,将各种传统习俗与个人理解巧妙地融入优美的文字、精致的书画之中,让节气里所蕴含的古人智慧与生活美好,在一撇一捺中进行了生动的诠释与呈现。

透过《小食里的光阴:二十四节气之美》一书广博的引证,从容的叙述,让人深切地感受到:二十四节气不仅仅是对时间节点的总结,更是饱含着祖先超凡的想象与神奇的智慧,从而对节气之美的内涵有了刻骨铭心的记忆。如“惊蛰”这个节气,“古人认为是天上的雷神在这一日手持鼓槌,敲响了天鼓,因而发出轰轰雷声”,从而唤醒了蛰伏在地下的小动物。古人丰富的想象,在现实中得到了验证!再如“春分”这个节气,是古人推算到“南北半球昼夜等长”,也就是白天和夜晚一样长;而“秋分”呢,则是从这一天以后,“北半球昼越短,夜越长,”但“气温从暑热转向寒冷,此时达到最平均、最舒适的状态。”在科技不发达的几千年前,古人们就能将时间计算得如此准确,他们的智慧,就是当下许多人也无法比肩呀!伴随这些节气诞生的,还有不少习俗。如“春分”“竖蛋”的习俗,说“这一天呈66.5度倾斜的地轴与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恰好处于力的平衡状态”。这个竖蛋的习俗,如今成为时髦的世界游戏;再如“立夏”“称人”的习俗,说是“立夏之日称了体重之后,就不怕夏季炎热,不会消瘦。”而在“寒露”,不少地方也有“登高”“赏菊”的习俗。当然,更重要的是,伴随这些节气的,还派生出丰富多彩的饮食习俗。如:立春蒸糕点、雨水吃蒲公英嫩芽、惊蛰吃梨、春分吃春菜、清明吃春团、谷雨食香椿、小满食棕子、小寒吃腊八粥等等。这些饮食习俗,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也极大地丰富中华民族的文明宝库!

当然,《小食里的光阴:二十四节气之美》一书并不局限于对节气中蕴含的物候、农谚、时令、节日习俗等的介绍,更多的是加入了作者自身对节气文化的理解,然后用文学的语言,并配上作者的工艺、手作、书画作品,一道构成五彩班斓的绚丽,呈现给读者。《小食里的光阴:二十四节气之美》一书文笔优美,且具有哲理意蕴,是难得的好散文。如这段描写迎春花:“雅俗皆宜的迎春花,或生长在农人的篱笆边,或生长在雅致的庭院阶前,或是行人冷落的路旁,它都有它的快乐,奋勇当先,自强不息,一样蓬勃地生长,热烈地开放,用自己明亮的黄色迎接春天的到来。”再如这段面对“小满”发出的感慨:“月满则亏,水满则溢。学会知足常乐,小得盈满,亦是我们生活的法门,生活处处是安然,愿我们可以不攀附、不将就,闲庭信步地走向自我的满足与安好,时时有小欢。”

《小食里的光阴:二十四节气之美》一书的作者还与读者分享了节气里江南传统美食,体验一把“跟着节气过日子”的惬意。“夏至”到来时,也是梅子黄熟时。作者用娓娓的文字,叙述了外婆制作梅子酒的过程:“将精心挑选过的青梅,收集在竹笼里,洗净后,去掉蒂头,放入玻璃罐中,加上黄冰糖,经过一连串的工序后,再盖上蓝色的盖子”。作者还特别写道,上海朱家角古镇“传统做梅酒的方法,一斤梅子一斤酒七两粮,做出来的梅酒相当挂杯,很甜。所用的糖 ,以冰糖口感更胜,黄冰糖尤佳。”而“白露”降临时,一年一度的中秋节也随之来到。月饼,也会出现在家家户户的餐桌上,作者在这里,专门介绍了“苏式月饼”的制作步骤:选挑切烤、搓馅球、油包酥、制皮包馅、成型盖章、烤制。这六道工序完成以后,苏式月饼才算大功告成。除了这些传统美食,作者还分享了传统制作芝麻糖、腊八粥、饴糖、八宝饭、豆沙等美食的程序,让我们感受节气里的高光时刻。应该说,《小食里的光阴:二十四节气之美》一书优美的文字,传统美食的制作方法,加上作者的书法、绘画、手工艺品等叠加在一起,不仅传递出作者对节气之美新颖而别致的解读,同时也为大千世界里那些芸芸众生疲惫的心灵,提供一份温柔祥和的滋养与庇护。

在节气中感受古人的智慧与生活的美好 ——读《小食里的光阴:二十四节气之美》

侧边栏





1 【命理】 【文化】 【风水】 七杀 丧葬习俗 中医 五行 五行平衡 五行生克 交感巫术 八字 八字命理 十神 命理 命理大师 命理学 婚姻民俗 婴灵信仰 工位风水 心理学 正官 比肩 民俗仪式 民俗信仰 民俗象征 民间信仰 测试标签 环境心理学 生死观念 超度仪式 道教 道教文化 风水 食神


本站文章及内容仅供学术和文化交流。不涉及政治、宗教等敏感信息。The articles and content on this website are for academic and cultural exchange only. It does not involve sensitive information such as politics or religion.
本站文章及内容来源于原创和网络。如有不妥请联系道长删除。The articles and content on this website are sourced from original and online sources. If there are any issues, please contact the Taoist to delete them.
本站为《安徽农金网》旗下非独立板块,旨在传播与弘扬农耕文化。This website is a non independent section under Anhui Agricultural Finance Network, aimed at spreading and promoting agricultural culture.


安徽农金网 中国道教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