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巳节祓禊习俗

单篇文章
发布于

上巳节祓禊习俗

在有关上巳节的诗文中,文人们经常提及上巳节的“祓禊”习俗.例如晋张协《洛禊赋》日:“夫何三春之令月,嘉天气之氤氲,和风穆以布畅兮,百卉哗而敷芳。川流清冷以汪秽,原隰葱翠以龙鳞。”晋成公绥《洛楔赋》日:“妖童嫒女,嬉游河曲。或盥纤手,或濯素足。”陆机有诗云:“迟迟暮春日,天气柔且嘉。元吉隆初巳,濯秽游黄河。”南朝庾信《春赋》写道:“三日曲水向河津,日晚河边多解神。树下流杯客,沙头渡水人。”唐代诗人崔颢《上巳》写了上巳都城人倾城祓楔的热闹场面:“巳日帝城春,倾都祓楔晨。停车须傍水,奏乐要惊尘。弱柳障行骑,浮桥拥看人。犹言日尚早,更向九龙津。”宋代杨亿《上巳玉津园赐宴》诗写道:“禊饮逢元巳,春游盛舞雩。’’

上巳节的祓楔仪式,又有“祓除”、“修楔”、“祓灾”之称,是指上巳节日里,人们在郊外水滨举行的洗除污垢、除灾去凶的风俗仪式。这一风俗最早出现于先秦时代,《周礼·春官·宗伯》记载:“女巫掌岁时祓除衅浴。”郑玄注:“岁时祓除,如今三月上巳,如水上之类;衅浴。谓以香薰草药沐浴。”《韩诗》日:“郑国之俗,三月上巳,之溱、洧两水之上,招魂续魄。秉兰草,祓除不祥。”据此朱熹也说:“郑国之俗,三月上巳之辰,采兰水上以祓除不祥。”兰有特殊香气,有除污去邪作用,因此沐浴时要加兰花。汉代以后.上巳节水边祓除活动非常盛行,人们怀着一种消灾除祸的虔诚心

理进行祓除活动,《汉书.夕h戚列传》记载:“帝祓霸上,还过平阳主。”颜师古注日:“祓,除也。于霸水上自祓除,今三月上巳祓楔也。”《后汉书-礼仪志》记载:“是月上巳,官民皆洁于东流水上.日洗濯祓除去宿垢疚为大洁。洁者,言阳气布畅,万物讫出,始洁之矣。”

到了魏晋时期.上巳节的娱乐性增强,祓除活动也不再像原先那样保持一种神圣庄重的态度,在暮春时节的上巳节,人们盛装出游,在水边嬉戏,有的富贵人家还在水边搭起帷幔,供休息使用。晋陆翔《邺中记》载:“石虎三月三日临水会.公主、妃嫔、名家妇女无不毕出,临水施帐幔,车服粲烂,走马步射,饮宴终日。”

上巳节祓禊习俗

唐宋时期.人们在上巳节仍然进行水边祓禊习俗。《唐书·中宗本纪》载:“(景龙四年)三月甲寅,幸临渭亭修楔饮,赐群官柳圈以辟恶。”宋之问《三月三日奉使凉宫雨中禊饮序》日:“三月上巳,有祓除楔饮者,成俗久矣。”(脚’张九龄《三月三日登龙山》写了人们在“伊川”和“灞津”的祓除活动:“伊川与灞津,今日祓除人。”梅尧臣《上巳日午桥石濑中得双鳜鱼》诗写道:“修禊洛之滨,湍流得素鳞。”『见直到唐宋,上巳日水边祓楔习俗仍盛行不衰。

唐宋以后,随着上巳节的衰落,上巳节的“祓楔”习俗也不再盛行,但在一些地区,仍存留着上巳节祓禊习俗的一些遗迹,例如《华阳县志》载:“三月三日,有踏青之俗,间有修禊事者。”《隆昌县志》载:“三日为‘上巳辰’。士民祓除不祥,时为曲水流觞之饮。”还有一些地区用祭水神的习俗来代替祓禊的古俗,《介休县志》记载:“三月初三日祭源神,灰柳泉各乡皆祭水神。”


侧边栏





1 【命理】 【文化】 【风水】 七杀 丧葬习俗 中医 五行 五行平衡 五行生克 交感巫术 八字 八字命理 十神 命理 命理大师 命理学 婚姻民俗 婴灵信仰 工位风水 心理学 正官 比肩 民俗仪式 民俗信仰 民俗象征 民间信仰 测试标签 环境心理学 生死观念 超度仪式 道教 道教文化 风水 食神


本站文章及内容仅供学术和文化交流。不涉及政治、宗教等敏感信息。The articles and content on this website are for academic and cultural exchange only. It does not involve sensitive information such as politics or religion.
本站文章及内容来源于原创和网络。如有不妥请联系道长删除。The articles and content on this website are sourced from original and online sources. If there are any issues, please contact the Taoist to delete them.
本站为《安徽农金网》旗下非独立板块,旨在传播与弘扬农耕文化。This website is a non independent section under Anhui Agricultural Finance Network, aimed at spreading and promoting agricultural culture.


安徽农金网 中国道教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