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中的十种“气”

单篇文章
发布于

风水之气
风水中的十种“气”

·

风水强调气,认为气是构成世界万物的原始物质,气分阴阳,阴阳化合,产生万物。自然界日月星辰、雷电雾露等森罗万象,无不是阴阳二气相薄相感、强弱施化而成。“宇宙生气,气有涯壤,清阳者薄靡而为天,重浊者凝滞而为地”。

因此,阴阳变化规律是气运动的规律,从自然到人类的生息变化都是“阴阳之气相动”的表现。

·生气和死气

地气是指在地表之上运行之气,受到大自然的风与水运行的影响。地气对人有吉凶祸福的效应,吉者称生气,凶者称死气。

生气,又称喜气、阳气。凡是使人精神愉悦的,使草木旺盛的气, 均为生气。死气,又称阴气、恶气、煞气。凡是使人感觉不适的如臭、潮、尘等,均为死气。

风水就是从参考地表的山水形势(空间)与天体的相对方位(时间),然后找出有生气的地方,避免有死气的地方。

·气与人

古代人认为,人体也是小宇宙,体内有气,称之为元气。气就是人的生命,有气则生,无气则死。庄子说:“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

生,散则为死。”

人体之气,也分阴阳,阴阳调和才能健康。具体表现为人的形、气、神三者的协调平衡。形体是生命寄存的躯壳,气是构成生命的物质,精神是调节生命运动的机制。

·气与阳宅

风水学认为,住宅和人体一样也贮藏有气。住宅之气也分生气与死气,居家就是要迎生气避死气。迎生气,又叫“纳气”。不仅要纳地气, 还要兼收门气。门气与地气俱旺,方为大吉。

门气,即从住宅外面朝门而来的气。气从生方来,则为吉;气从凶方来,则为煞。因此,看门气的吉凶,不仅要注重方位,还要注意避 煞。

·气与阴宅

风水认为,气无形体,借土为体。气行于地中,随地势起伏而行。气停止的地方,即为风水宝地。地中有气则生发万物,人死后葬于地 中,就是借助地气,以乘载原来人体中的“生气”,正所谓“葬者乘生气也”。这样才能为福荫子孙。风水师要找的,就是这样的地方。

·气与军事

风水中的十种“气”

在古代,人们把气用于军事,主要分为10种:

  1. 帝王气:内赤外黄,或赤云如龙,气游于天;或像城门隐现,或像千担粮仓,常带有杀气。有时带五色,经常出现在清晨或黄昏。
  • 猛将气:两军相峙,气发其上,如龙如虎,杀气森森。行前气先发。此气出现,主战事或兵变。前白后青,将弱士勇,前大后小,将怯

不明。前赤后黑,将勇猛;气青疏散,将怯弱。气形成山,深谋布阵; 气形如蛇,士气高昂。气上冲天,军出名将。

  • 军盛气:军营上方布帛似的云。前广后大,正在行军,气如索牛、斗鸡,士气不佳。云气在中天,似华盖,势不可当。
  • 军败气:气上黄下白,则有喜庆。气在地行,如潮北退,将士死散;东退为害,西退将死。气如死灰,忽聚忽散,士兵自灭。气连夜照人,将士散乱。气如双蛇,如尘如头,多有伤亡。日色无光,军败如山倒。雨蒙雾风降临,战必胜。
  • 伏兵气:圆浑长黑,赤气在中,乌气之后有白气;两军对垒,赤气所在处,必有伏兵。
  • 暴兵气:气如瓜蔓相结,来而不断。气焰从天而降,流入军营, 必遭兵乱将死。黑气临营,或聚或散,如鸟归巢,敌方恐惧,终必逃跑。气如白虹,或复现,或入营,或在黄昏出现,皆为败气。
  • 城胜气:气青为喜,尘黄为忧。白气如旌旗,城上隐现,或攻城。赤气向外,或中间有青色如星晕精,皆为内兵暴乱。
  • 屠城气:赤气在上,黄气相绕,城中告急。气散漫一方,众人前来相依。四方无云,独有赤云如旌旗,下面必有大兵。四望无云,独有黑云极天,大兵临城。云气如虎豹,三五相聚,国家必起战争。
  • 战阵气:青白如脂膏。空中独有赤云如狗,其下必有战事。天气晴朗,风云不动,没有战事。
  1. 图谋气:白气成群,必有阴谋。日月朦胧,士兵内乱。天气阴沉不雨,昼不见日,夜不见星,如云似障,则君臣相谋;若黑气游历, 中含五色,则内外勾结。

·住宅风水中的气与形

气从龙脉而下,经两砂夹持,直入穴中,因此穴乃聚气之所。普通的住宅,讲究的是:左有流水,谓之青龙;右有长道,谓之白虎;前有池塘,谓之朱雀;后有玄武,最是贵地。无论何种地形地貌,负阴抱阳成围合之势,则聚之有气,藏之有能。

住宅本身围合成天井形势,前后左右都有环抱之势为吉。门是住宅生气的入口,门通出入,是为气口。门户通气之处,和气则致祥,乖气则致戾,可见。阳宅风水中门的重要程度。


侧边栏





1 【命理】 【文化】 【风水】 七杀 丧葬习俗 中医 五行 五行平衡 五行生克 交感巫术 八字 八字命理 十神 命理 命理大师 命理学 婚姻民俗 婴灵信仰 工位风水 心理学 正官 比肩 民俗仪式 民俗信仰 民俗象征 民间信仰 测试标签 环境心理学 生死观念 超度仪式 道教 道教文化 风水 食神


本站文章及内容仅供学术和文化交流。不涉及政治、宗教等敏感信息。The articles and content on this website are for academic and cultural exchange only. It does not involve sensitive information such as politics or religion.
本站文章及内容来源于原创和网络。如有不妥请联系道长删除。The articles and content on this website are sourced from original and online sources. If there are any issues, please contact the Taoist to delete them.
本站为《安徽农金网》旗下非独立板块,旨在传播与弘扬农耕文化。This website is a non independent section under Anhui Agricultural Finance Network, aimed at spreading and promoting agricultural culture.


安徽农金网 中国道教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