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的风水学概况

单篇文章
发布于,

外国人信风水吗?风水学在国外的发展情况如何?本文将对国外的风水学概况做一个介绍!

·朝鲜半岛

朝鲜半岛与古代中国在地理位置上较为接近,一直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很早就受到中华文化的熏陶。大约7世纪时,风水学和儒

学、道学一起传入朝鲜半岛。

刚开始,风水知识只是在朝鲜上流阶层中传播,因为认识汉字的人并不多。后来,风水在民间的影响日益扩大,风水师逐渐成为一种职 业。在高丽时代后期,风水学在朝鲜已经达到全盛时期。

1996年,韩国首都中心的中央博物馆被拆除。这座庞大的建筑,当初耗费10年时间建成。为何要把它拆除呢?官方说是为了恢复民族的骄傲,因为它是日军侵朝的标志建筑。但民间传说,这栋建筑刚好切断了朝鲜地脉,使国家生气日衰,难以振兴。无论这一说法是否属实,但从侧面说明了风水学在朝鲜的兴盛程度。

国外的风水学概况

·东南亚国家

自古以来,东南亚地区一直受汉唐文化的影响。这些国家的风水学,主要是漂泊异乡的华人传播过去的。

新加坡大多数人是华裔后代,他们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包括儒家文化和风水学。他们把这些优秀的古文化融入到现代社会中,对建设社会精神文明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新加坡学者伊长林·李普在《风水

术》一书中说:“风水是中国闻名于世的一大文化现象,风水术乃古建筑理论之精华。”

马来西亚与新加坡一样,也是华裔把风水传播过去的。不过,马来西亚的华人较少,并且有自己独立的文化体系,风水的影响相对新加坡较弱。

·欧洲国家

早在16世纪时,西方传教士已经开始不断把中华文化向西方传输。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曾写过一本书《利玛窦中国札记》,其中就有对风水的描述:“中国人认为,整个物质世界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所构成。”

外国人研究风水最为著名的,当属英国科技史专家李约瑟。他对中国风水有较深的认识,并在《中国的科学与文明》一书中,对中国传统风水建筑有高度的评价。19世纪时,英国传教士伊特尔来到中国。经过多年对中国文化的研究,著成了《风水:古代中国神圣的景观科学》一书,并在伦敦出版。

国外的风水学概况

·美国

风水中“一切物质都充满能量”的观点也得到学术上的支持,与蝴蝶效应相一致:正在发生的微不足道的小事情,最终会带来巨大的后果。

美国的“风水热”,大致发端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当时港台地区出现过一次移民潮,很多华人移居北美。为了服务华人的市场,美国人不得不开始注重风水。于是,风水如同中国功夫、针灸和中医一样,开始在美国流行。

20世纪80年代末,宇宙气场养生学开始在美国流行,一些政要、富翁和明星在买房时都要咨询风水师。渐渐地,很多美国人接受了风水中的基本原则,社会学家也越来越注意研究人们对地理位置、色彩及空间的反应。

·德国

近些年来,德国出版的风水书籍已超过100种,风水理论在德国兴盛起来,风水咨询业已经成了一种新兴行业。

2002年,第一届世界经典风水大会在德国科隆召开。参与此会的德国人拜尔,是一名风水顾问,研究风水已经18年。他的主要工作是为顾客选择家具的位置,选择壁纸或纺织品的颜色,以及装饰画和其他物 品。他认为居住环境是能源质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像我们生活中需要食品、阳光和空气一样,住房也需要“气”。

国外的风水学概况

·俄罗斯

风水学在近些年风行俄罗斯,随便走入莫斯科的一家书店,你几乎都可以看到风水书籍。俄罗斯人十分重视风水的历史和理论,有很多专业的书籍。

俄语的“风水”一词,就是汉语风水的音译,绝大多数俄罗斯人都知道这个外来词。而俄罗斯的电视台,每周都有介绍中国风水的节目。

俄罗斯的“风水”商店生意兴隆,俄罗斯国家标准局和经济发展部最近公布的职业分类名录中,巫师也被列入国家承认的合法职业之中。这一职业包括:风水师、星相师、算命师等。

国外的风水学概况

·日本

在公元7世纪左右,中国文化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日本不断派出使者,来到当时的中国进行学习,风水学大概就是在那个时期传入日本的。日本的堪舆术被称为家相,直到16世纪才有相关文字资料,对方位法则进行了简要的记载。不过,也有人说,风水并不是直接传入日本的,而是经由朝鲜传入的。

在日本的都城建设中,有过多次的大规模的修建工程。如:681年修建几内都城,710年修建平城京,744年修建难波京,据史书记载,都有地相师参与其中。平安京(京都)是以中国长安城为蓝本兴建的,城址是依据中国四神方位来选定的。


侧边栏





1 【命理】 【文化】 【风水】 七杀 丧葬习俗 中医 五行 五行平衡 五行生克 交感巫术 八字 八字命理 十神 命理 命理大师 命理学 婚姻民俗 婴灵信仰 工位风水 心理学 正官 比肩 民俗仪式 民俗信仰 民俗象征 民间信仰 测试标签 环境心理学 生死观念 超度仪式 道教 道教文化 风水 食神


本站文章及内容仅供学术和文化交流。不涉及政治、宗教等敏感信息。The articles and content on this website are for academic and cultural exchange only. It does not involve sensitive information such as politics or religion.
本站文章及内容来源于原创和网络。如有不妥请联系道长删除。The articles and content on this website are sourced from original and online sources. If there are any issues, please contact the Taoist to delete them.
本站为《安徽农金网》旗下非独立板块,旨在传播与弘扬农耕文化。This website is a non independent section under Anhui Agricultural Finance Network, aimed at spreading and promoting agricultural culture.


安徽农金网 中国道教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