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风水宝地探源

单篇文章
发布于

·中国风水第一村

中国风水宝地探源

三僚村是著名的风水大师杨筠松的故乡,位于江西兴国县,被誉为是“堪舆文化发祥地”、“中国风水第一村”。

据传,杨筠松逃到江西后,发现了一块肥沃的盆地,山环水绕,中间有一座长条形的石峰,盆地边缘有一棵高大的松树,树下是一块圆形的巨石。杨筠松认为,整个盆地就是一个硕大的罗盘,盆地中间的石峰如同指针,松树和巨石则是风水先生的伞和包裹,这里就是适宜风水先生世代居住的地方。于是他和弟子曾文、廖璃各自搭了一间茅棚,便成了最早的三僚村。自此,三僚村代代以风水传家,历代国师辈出,明十三陵、故宫、天坛、长城九镇军事要塞等建筑,都由三僚地师相度、督建。

·宰相村

裴柏村是唐代名相裴度的故乡,位于山西省闻喜县涑水河畔。现在的居民有八百多人。这个村子虽然小,但是名声很大。历史上这个村庄

出宰相59人、将军59人、进士36人、状元6人、皇后皇妃5人、三品以上官员上千人。唐代名相裴度就出自这里,所以这里又被称为“宰相村”。

裴柏村的龙脉发自北岳恒山,具有令人叹为观止的“九凤朝阳”的风水格局,而裴氏坟地就在村东五公里的凤凰垣上。因此,裴氏一族受祖先福荫,将相辈出,还培养了不少学术人才,如地理地图的创始人裴 秀、风水鼻祖郭璞、风水第二代名师丘延翰等。

·太极村

俞源村是中国有名的太极村,位于浙江武义县,在村口设置太极布局,按“天罡引二十八宿,黄道十二宫环绕”来修建村落。

俞源村太极村的得名要归功于明朝的风水高人刘伯温,他根据天体星象“黄道十二宫二十八星宿”排列设计建造村落,将村口的溪流由直变弯,形成了太极图案,溪流分出的太极阴阳鱼,如同双鱼座,这就与其他的十一道山冈共同构成了黄道十二宫,从而把村子的瑞气留住。刘伯温还将村中的二十八处建筑群,按东方青龙七宿、南方朱雀七宿、西方白虎七宿、北方玄武七宿的方位来排列;还在村中挖了七口水塘,形成北斗七星状。这就是“天罡引二十八宿”布局,而俞氏宗祠就装在北斗星的“斗”里。

从此,俞源村不再旱涝肆虐,逐渐富庶起来,在明清两代富甲一方。同时这里开始人才辈出,先后出了尚书、大夫、抚台、知县、进士、举人等260多人。

·苍坡村

浙江永嘉县苍坡村位于岩头镇仙清公路西侧,始建于995年,原名苍墩村。1178年,南宋李氏第九世祖李嵩返乡探亲,遇到游至此的国师李师日,特邀请他设计村落。

李师日按五行学说,认为西方金位,面向着山形似火焰的笔架山, 不吉;北方水位,无水潭湖水等以克制火;东方木位,助长火焰;南方火位。为了克制火势,在东、南建双水池,环村开掘水渠,引溪水流 入,以便化煞。同时,以池水为“砚”,池边放置长条石,以为“墨”,池边主街取名“笔街”,全村的房屋宅地,象征“纸”,从而形成“文房四

宝”格局,该村历代文人辈出。

李师日充分利用山形以及人文条件,不但化解了凶煞,也使天、地、人三才合一,形成流传后世的经典村镇风水。

中国风水宝地探源

·王阳明墓

王阳明,名守仁,字伯安,浙江余姚人,因被贬贵州时曾在阳明洞学习,世称阳明先生。他是我国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是继朱熹后的另一位大儒。他是“心学”流派最重要的大师,他的心学来自于“龙场悟道”。当时,王守仁因得罪宦官,被发配到偏僻的贵州龙场,在这个荒凉的地方,他待了三年。在痛苦和深思中,他研究《周易》,写成《五经臆 说》,反驳程朱理学,形成自己的心学体系。

传说,王阳明的墓地是他自己亲自挑选的,后有仙虾山为靠,前有小案山回顾对景,山南有溪流缠绕山脚。此地水缠玄武,水聚明堂,当地居民称此处为“抖水仙虾”之格局,取其仙虾跃水、生机蓬勃之间。

·王羲之墓

“书圣”王羲之是东晋时期的著名书法家,其书法作品被后人广为推崇,尤其是《兰亭集序》,更被称作“天下第一行书”。他的儿子王献之书法也很好,人们称他们父子两人为“二王”。

王羲之晚年在浙江嵊县金庭乡休养,他的墓地就在金庭乡的瀑布山下。此地青山环抱,清溪宛转,瀑布挂潭,古柏蔽日,可谓一个风水宝

地。背后之山如将军打坐,且平开大帐;左右夹护,中出一脉直至墨 池;赤丹墨池荫龙养穴,水口处有倒地笔横列,镇锁水口。左有旗,右有鼓,前有案朝之山。不过,案山略有突出棱骨,也隐含有些许煞气。水口处的倒地笔,如今已被开发掘断,实在是令人惋惜。

中国风水宝地探源

·温州古城

温州商人名扬天下,足迹遍及五湖四海。温州是一个经济十分繁荣的城市,家家经商。这种繁荣,从大的方面说,是得益于国家的政策和温州城的地理位置;从深层来讲,是温州人敢为天下先的精神所致。但是在这里我们要说的却是温州的风水。

历史上的温州古城,是由东晋风水大师郭璞所设计。古时建城,通常坐北朝南。但郭璞经过勘察后,决定把城建在南岸。南岸数峰错立, 状如北斗,华盖山锁斗口。若城绕山外,昌盛得应该很快,但不免遭受战火浩劫。把城建在山中,可长保安逸。

如果发生战争,城池被包围,断了饮水,更在城内开五个水潭,以五行命名,“五水配于五行,遇潦不溢”,各潭与河通,最后注入瓯江。又开28水井,对应天上二十八星宿。

北宋方腊起义,三个月接陷六城,但围困温州四十多天,终不能 破。明朝倭寇曾六次攻城,均未能攻入。郭璞的设计,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保证了人民的安居乐业。

·诸葛八卦村

位于浙江兰溪市高隆之西的诸葛村,有着“原汁原味”的风水文化, 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诸葛村是诸葛亮二十世孙诸葛大狮公于南宋末年所建,为纪念先祖诸葛亮而按九宫八卦阵图式精心设计构建。位于诸葛村九宫八卦图中心的钟池,一半水塘一半陆地,两面各设一口水

井,形成极具象征意义的鱼形太极图。钟池周围构筑的八条弄堂向四周辐射,使村中的所有民居自然归入坎、震、巽、离、坤、兑、乾八个部位。村外的八座小山环抱诸葛村,构成天然的外八卦阵形。

诸葛村的九宫八卦布局,不仅在于形式上的奇异,它还有极强的防盗功能。村中的街巷布局变化无常,宛如一座巨大的迷宫。似连却断、似通却闭的道路,让外人常找不到门道。日军侵华时路过此村时竟然不曾发现此村,诸葛村因此免去一场劫难。

·苏州城

苏州城的选址尽得天时地利,因此几千年来一直都是风水宝地。就其根源,苏州城的好风水得益于春秋末期吴国大夫伍子胥对阖闾城(今苏州)的选址和规划布局。

伍子胥用“其尊卑以天地为法象,其交媾阴阳相配合”的思想进行实地调查,“相土尝水,法天象地”,观察土壤的性状,考究河泉水源与流域分合,由此选定城址。将城的结构、位置坐向与天象相呼应配

合,“阴阳调和、四时顺理、两阳易时寒暑应气”设“陆门八,以象天之八风;水门八,以法地之八卦”。将城墙四方各开二门,纳八方之风。东方为娄、匠二门,西为阊、胥二门,南为盘、蛇二门,北为齐、平二门,大有掉越国、楚国、齐国,称霸天下的深意。更为后世的苏州城创建了良好的风水格局。

·“天府之国成都

四川省会成都位于川西盆地的中心,它背靠昆仑山系的九顶山与邛崃山,面向嘉陵江、涪江、沱江、岷江,背山面水,风水环境优良。秦惠王时,汇王让张仪仿咸阳城建设成都。

由于成都位于四川盆地,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降雨丰沛,西有青

藏高原,北有秦岭,抵御北风的侵袭;其南面地势相对较低,有利于温暖湿润的季风进入。

李冰父子修建的都江堰,不但改善了农业条件,让成都物产丰富, 成为“天府之国”,而且,也让上游直冲而来的岷江,得以平缓温顺,聚风藏水。

由于锦江从城的巽位(东南)流过,城市依随地形,街道都是为 东、西南向。城中央为明代藩王宫城,开四门,有护城河。在历史上, 多次成为小王朝的都城。唐代安史之乱,玄宗曾到此避乱,把成都定 为“南京”。

中国风水宝地探源

·杭州

古人都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那么,杭州城的风水到底是怎样的呢?

杭州城,位于西子湖畔、钱塘江边,西接天目山,北连杭嘉湖平 原,南临钱塘江。在历史上,曾是吴越的国都。北宋徽宗被金军所俘, 其九子赵构逃到江南,把杭州更名临安,在凤凰山南面选址建宫。

高宗赵构请来风水名家进行勘察,得知西溪一带风水绝佳。赵构亲临现场堪选,只见后有雄伟山峦,前有山前小平原,有数条小溪缓流其间,于是决定按开封的皇宫格局在此建新宫城。

杭州城,在秦汉之时已设县治。南宋建都之前,已筑有古城,周长三十六里九十步。有城门十二个,水门五个。南宋建都之后,只增东北角门,取名艮山门。艮为东北向,对应“少男”,有利于皇太子。

在南宋王朝的百余年经营之后,杭州成为“人间天堂”,马可·波罗曾称赞它是“世界上最富丽名贵之城”。

·中国最大规模的八卦城

中国风水宝地探源

新疆特克斯县县城是中国规模最大的八卦城,也是中国唯一建筑完整而又正规的八卦城。

特克斯八卦城最早是由南宋道教全真七子之一的丘处机布置的。当时长春真人丘处机应成吉思汗的邀请前往西域,当他经过特克斯河谷 时,被这里的山川形势所打动,于是就布置了这座八卦城。

1936年,人们再次发现了这座八卦城,于是又花了两年的时间重新修建。县城的街道组成一个放射性的圆形,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六爻均清晰可见。


侧边栏





1 【命理】 【文化】 【风水】 七杀 丧葬习俗 中医 五行 五行平衡 五行生克 交感巫术 八字 八字命理 十神 命理 命理大师 命理学 婚姻民俗 婴灵信仰 工位风水 心理学 正官 比肩 民俗仪式 民俗信仰 民俗象征 民间信仰 测试标签 环境心理学 生死观念 超度仪式 道教 道教文化 风水 食神


本站文章及内容仅供学术和文化交流。不涉及政治、宗教等敏感信息。The articles and content on this website are for academic and cultural exchange only. It does not involve sensitive information such as politics or religion.
本站文章及内容来源于原创和网络。如有不妥请联系道长删除。The articles and content on this website are sourced from original and online sources. If there are any issues, please contact the Taoist to delete them.
本站为《安徽农金网》旗下非独立板块,旨在传播与弘扬农耕文化。This website is a non independent section under Anhui Agricultural Finance Network, aimed at spreading and promoting agricultural culture.


安徽农金网 中国道教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