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北京城的风水设计

单篇文章
发布于

明代北京城的风水设计

明代北京城是一座充满了阴阳八卦思想的都城,是由外城和内城组成的。外城位于南面,是乾位,象征“天”,为阳;内城位于北面,是坤位,象征“地”,为阴。为配合天圆地方、乾坤照应、阴阳合德,外城略

宽,呈扁圆形;内城略窄,呈方形。外城的东南为兑位,象征“泽”,所以有个凸起的角;内城的西北为艮位,象征“山”,所以向内呈凹陷状。

人居住的场所,应该阳气充足,但内城却属阴。由于九在八卦中是老阳之数,内城就布置了九道城门来转阴为阳。外城原本属阳,就用少阳之数只布置了七道城门。

北京从永定门经正阳门、紫禁城到达钟鼓二楼,是一条长达十五里的笔直的中轴线。北京城就是以此为轴线,按九宫来设置的:南面设九宫,中间设五宫,北面设一宫。帝王的宫殿设置在中央,象征着驾驭四方四隅的权威。

另外,天、地、日、月、社稷五坛也是按照九宫八卦设置的。其中天坛在南方,呈圆形,在外城之内;地坛在北方,呈方形,在内城之 外;日坛在东方,呈圆形,在内城之外;月坛在西方,在内城之外;社稷坛在中央,在内城之中。

明代建设的紫禁城是在元代大内的旧址上改造的,大约整体向南移动了一些:

据传,为了压制住元朝,明代紫禁城在元代皇宫的延春阁上堆土为山,形成了煤山(今景山公园)。这座山正好位于全城的中轴线上,又立于南北两大城墙的正中,成为全城的制高点。紫禁城还在旧址上修建了护城河,形成了金水环绕的格局。从而紫禁城人为地制造出了背山环水的风水格局。

风水以星象对应大地的各州,北京因处于东北方,便是北斗星在大地的投影。既然北斗星是天上的中心,北京就是天下的中心,因而紫禁城严格地按照中轴线规划宫殿。其中奉天殿(今太和殿)是天子举行大典、接受朝贺的地方,当处于正中,并且比其他宫殿高;而华盖殿(今

中和殿)、谨身殿(今保和殿)及后寝二宫乾清宫、交泰宫、坤宁宫, 都处于轴线上。其他宫殿则左右东西地对称排列:外朝,文华殿居左, 武英殿居右;后寝,端本宫即太子宫寝居东,后宫居西。


侧边栏





1 【命理】 【文化】 【风水】 七杀 丧葬习俗 中医 五行 五行平衡 五行生克 交感巫术 八字 八字命理 十神 命理 命理大师 命理学 婚姻民俗 婴灵信仰 工位风水 心理学 正官 比肩 民俗仪式 民俗信仰 民俗象征 民间信仰 测试标签 环境心理学 生死观念 超度仪式 道教 道教文化 风水 食神


本站文章及内容仅供学术和文化交流。不涉及政治、宗教等敏感信息。The articles and content on this website are for academic and cultural exchange only. It does not involve sensitive information such as politics or religion.
本站文章及内容来源于原创和网络。如有不妥请联系道长删除。The articles and content on this website are sourced from original and online sources. If there are any issues, please contact the Taoist to delete them.
本站为《安徽农金网》旗下非独立板块,旨在传播与弘扬农耕文化。This website is a non independent section under Anhui Agricultural Finance Network, aimed at spreading and promoting agricultural culture.


安徽农金网 中国道教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