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市砀山县算命大师,#宿州市砀山县风水大师,#宿州市砀山县道士,#宿州市砀山县道教

三月的砀山,是被梨花泡软的。千亩梨林连成雪海,风一吹,花瓣像雨一样落下来,沾在发梢、衣角,连呼吸里都裹着甜丝丝的香。就在这一片雪海深处,藏着座青瓦红墙的道观——玄庙观。朱红色的大门上挂着块黑底金字匾额,“玄庙观”三个字是明代书法家董其昌写的,笔锋里带着梨枝的柔韧,像刚从花里抽出来的新芽。
一、梨林里的道教根
砀山的道教,像梨树种在土里一样,扎得深。早在汉代,芒砀山就有道士修炼。传说道教祖师张道陵曾到这里炼丹,丹炉的火光照亮了整个山岗,连天上的星星都落进丹炉里,变成一颗颗金丹。到了唐代,玄庙观建成,建在梨林最密的地方,道士们白天种梨、炼丹,晚上坐在梨花树下读《道德经》,连道袍上都沾着梨香。
宋代是砀山道教最兴盛的时候。宋徽宗喜欢道教,砀山县令徐勘为了讨好皇上,把玄庙观翻修了一遍,还请当时的书法大家李釜来题字。李釜来了之后,先吃了三个砀山梨,然后挥笔写下“玄庙观”三个字,说:“这字里有梨的甜,有道教的静,刚好配这地方。”
到了明清时期,玄庙观里的道士越来越多,他们不仅修炼,还教老百姓种梨、治病。比如有个道士叫陈抟,他擅长看风水,说:“砀山的梨林是块风水宝地,左边有河,右边有山,中间有梨,像个大元宝,住在这儿的人肯定能发财。”后来,砀山的梨真的成了贡品,老百姓的日子越来越红火,都说是陈抟道长的功劳。
二、玄庙观里的命理师
玄庙观的王道长,是砀山最有名的命理大师。他师从陈抟的后代,穿着青色的道袍,手里总拿着个梨,笑起来像个老顽童。有人问他:“道长,你怎么总吃梨啊?”他说:“梨是砀山的精灵,吃了梨,就能听懂自然的话,算卦就准了。”
王道长擅长看面相和手相。有一次,一个年轻人来找他,皱着眉头说:“道长,我做生意赔了钱,怎么办啊?”王道长让他坐下来,递给他一个梨,说:“先吃口梨,甜了再算。”年轻人咬了一口,梨汁顺着下巴流下来,眉头一下子舒展开了。王道长笑着说:“你看你,刚才皱着眉头,像个没熟的梨,现在吃了梨,笑了,就像熟了的梨。人的命运就像梨,有的早成熟,有的晚成熟,有的甜,有的酸,但只要顺着自然的规律走,就不会错。”然后,他让年轻人伸出手,看了看手相,又问了生辰八字,说:“你手心里的纹路像梨树枝,虽然弯弯曲曲,但一直往上长。你这次赔了钱,是在积累经验,就像梨树种下去要三年才能结果,你再坚持一年,肯定能赚大钱。”
年轻人听了,半信半疑,但还是按照王道长的话做了。第二年,他卖梨赚了钱,特意买了一箱梨来感谢王道长。王道长接过梨,笑着说:“你看,我说的没错吧?梨熟了,钱就来了。”
三、梨树下的命运课
王道长的命理课,总是在梨树下上。春天的时候,梨花开得像雪,他坐在梨花树下,给徒弟们讲《道德经》;夏天的时候,梨树上结满了小梨,他给徒弟们讲阴阳五行;秋天的时候,梨熟了,他给徒弟们讲八卦风水;冬天的时候,梨树枝光秃秃的,他给徒弟们讲人生哲理。
有一次,一个孕妇来找王道长,问:“道长,我要生小孩了,你能帮我算算他的命运吗?”王道长让她摸了摸梨树枝,说:“你摸这梨树枝,是不是很结实?这孩子的命就像这梨树枝,不管遇到什么风雨,都能挺过去。”然后,他又看了看孕妇的面相,说:“你天庭饱满,地阁方圆,这孩子肯定是个有福的,以后会像砀山的梨一样,甜遍天下。”
孕妇听了,高兴得眼泪都流下来了,说:“道长,谢谢你,我以后一定让孩子学道教,像你一样。”王道长笑着说:“不用谢我,要谢就谢砀山的梨,谢自然的规律。”
四、扫码找道长,梨香里的答案
如果你想知道自己的命运像哪颗梨,或者想找王道长算一卦,可以扫码联系他。他会在梨花树下等你,手里拿着一个刚摘的梨,笑着说:“来,先吃口梨,甜了再算。”
王道长说:“命理不是迷信,是自然的规律。就像梨要春天开花,夏天结果,秋天成熟,冬天休息,人的命运也一样,有起有落,有苦有甜,只要顺着自然的规律走,就不会错。”
当你站在梨花树下,闻着花香,听着王道长的话,你会发现,命运其实就在自己的手里,像梨一样,只要用心浇灌,就会甜。
【原创不易】转载交流请扫码联系道长。
参考资料
1. 《砀山县志》(2010年版)
2. 《玄庙观志》(清代抄本)
3. 《陈抟与砀山道教》(《安徽道教研究》2015年第3期)
4. 《砀山梨与道教文化》(《中国民间文化》2018年第2期)
5. 砀山县人民政府官网(https://www.dangshan.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