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的科学性初探

单篇文章
发布于

·人与宇宙星体

宇宙中无数的星体之间相互吸引或排斥,对附近的事物都有不同的影响。我们生活在地球上,太阳风水的历史演变系的其他星体对我们也有直接的影响。例如,有了太阳的光能和热能,地球上万物才得以生长;太阳黑子的辐射能量对地球生物有不利的影响;月球影响着地球上的潮起潮落,影响人们的情绪,甚至影响女性的经期。早在2400多年前,古希腊名医希波克拉底就认为:人的器官和功能受到天体的支配,后世人称它为“星占医学”。中国的风水师,在长期对星象的观察中,发现了天体运行的规律,并总结出其对大地和人体的影响,形成一种“天、地、人”和谐统一的观念。

·人体与磁场

近代科学告诉我们,地球本身是一个巨大的磁体。地球磁场的强度虽然较低,但它是地球生物生存的大环境,生物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 已经适应了这个环境。但是,当地球磁场的强度发生明显变化时,会对生物活动产生很大影响,甚至危害生命。据说,数万年以前的一次地球磁场南北极互换时,有七种生物从地球上消失了。

在地球内部,各种元素也会产生各种热能、磁场、重力场和辐射; 在地球表面,高山、河流、植物、动物等,也都有属于自己的气场。它们不但互相影响,也会影响到人体的气场。当地球磁场发生明显变化 时,就会增加某些疾病的发生率,或引起病情的变化。

·微波

风水中讲究“藏风得水以聚气”,如何寻找生气之地,让气对人产生有益的影响,就是风水的重要作用。但“气”在中国古代一直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没有谁能给予明确的解释。直到1978年,美国的两位射电天文学家——彭齐亚斯和威尔逊发现了宇宙创生时期所发生的信息, 并因此获得当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人们才开始将“气”和微波联系起 来。

现代科学证明,微波通常呈现为穿透、反射、吸收三个特性。玻 璃、塑料和瓷器能被微波穿透而不被吸收;水和食物等会吸收微波而使自身发热;而金属类东西则会反射微波。微波可以提高种子的发芽率, 对人体也有影响。当微波辐射达到4080兆赫时,可以穿透人体皮下组 织,进入筋骨之间,能够增强人体的气血运行,在诊断和治疗疾病方面有很强的功用。不过,长期在高频率微波辐射下工作,对大脑皮层会造成不利影响,如头痛、乏力、记忆力减退、睡眠障碍、神经衰弱等。

因此,现代风水学认为,生气旺盛的地方,都是能有效接收微波的地方;风水中化解煞气的方法其实就是改变微波的性质,从而让微波对人体的破坏作用转为有益作用。因此,风水产生了新的定义:所谓风 水,其实就是寻找和制造能让人体有益的微波合理聚集的场所。

·命格理论

风水学的命格理论,用科学的说法就是探讨如何调节人体的生命信息和能量,让它与不同点位的自然信息能够达到协调与共振,从而更加利于人们的身心健康。现代人体生命信息学认为,人体是由多种化学构成的最高级的有机生命体,每个人是不同的生命信息、能量的组合,这些信息、能量必须与自然界协调同步,才能和谐相处。

早在人体生命信息学诞生以前,中国古代的人们就提出了和人体生命信息学有异曲同工之妙的风水学命格理论。所谓命格,就是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出生时间、地点、父母亲戚、生活环境等,它们共同作用,能影响这个人的命运轨迹。因此,风水学可谓是人类早期提出的人体生命信息学研究。

现代人体工程学认为,人体是由多种化学元素构成的最高级的有机生命体,人体本身也不断地产生各种信息与能量。这些信息、能量必须与自然界的信息、能量协调同步,才能达成和谐共振,从而更好地生 存。

这与风水学的命格理论是相一致的,风水认为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命格,在与不同的方位和自然场景相交接或交换时,会产生不同的效应。

·方位理论

现代科学认为:地球的磁力场以南北极为端点,这种磁场对稳定地球自转的平衡,以及地球表面物体的稳定性,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这种磁场的由来,是地球在自转和公转过程中所产生的磁向吸引 力。我们都知道,磁力有明确的方向性和传感作用,因此地球上的某些特质会产生一种磁性感应,从而也具备辨别方位的能力。如鸟类辨别方向的感应机能,就是对地球磁场的一种感应。同样,磁场对于人类也会产生潜在的影响。比如,北半球的人头朝北睡,会感到安定舒适,因为北极磁场会对人的大脑产生一种安定作用;而南半球的人则适合头朝南睡觉。如果头朝东西方向,睡眠质量就会受到影响。

·有机自然观

在数千年的文明历程中,中国古人对于理想生存环境的追求,成就了风水学。它最基本的目标,在于人与居住环境的统一和谐。风水把人

看做是大自然的一部分,认为人与自然处于同一个有机整体。因此,人类的住宅要与自然环境协调一致。这种大地有机自然观,既是风水思想的核心,也是东方传统哲学的精华。

西方进入工业化社会后,对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之后开始重新关注人与环境的关系。而中国风水提倡“人之居处,宜以大地、山河为主”,主张建筑与环境融合。这种有机自然观,也得到了近代建筑设计思想界的认同。

目前,有机自然观在国际上日益流行。它是在奥地利科学家鲁道夫

·史代纳于1924年提出“活力有机农业”的基础上发展而来,主张人们根据太阳、月亮、行星等天体运行的规律及其对动植物的影响来安排农事,以顺应自然。这与中国自古以来就提倡的“天人合一”思想不谋而合。

·风水与水文地质学

人体健康在很大程度上与当地的水文地质环境有关系。大地中含有许多种不同的化学元素,对人体有着各种不同程度的影响,体内元素过多或过少都会对人体造成损害。例如,缺铁会导致贫血,而补铁过多则会出现轻度铁中毒,对肝脏造成损伤;锌元素过多可干扰体内铁、铜的代谢,易发生胃肠炎和锌中毒,出现呕吐、电解质紊乱、恶心、失眠、肌群失调等症状;铜元素过量易导致肝脏损伤,引起慢性肝炎、小脑功能失常、肾损伤等疾病。古代中原缺碘地区和沿海碘过量地区,都会出现大量的甲状腺病症患者。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特定地域的人体健康往往会出现同样或相似的状况。

现代水文地质学认为,地球上的山脉、河流、岩石、沙漠等各种地质构造和地容地貌,都是经长期逐渐演变而来的,这些水和土中含有各种有机和无机元素,它们对人体造成各种有益或有害的影响。这些化学

元素的含量和组合结构的不同对人类也会产生不同的正负面的效应。

在古代,风水学也被称为相地学,也需要勘察地貌、水流,以判断当地风水的好坏,这就符合当代水文地质学的观点。而且,风水学中 的“龙脉”思想,其实就是现代地质地理学中山脉、水流和岩石走向的知识。风水学提倡保护龙脉,也是现代水文地质学保护原有自然生态环 境,防止水土流失的本质。

现代水文地质学认为,地球上的高山、河流等地质结构的形成,都受地球磁场的影响,也会对人体产生有益或有害的影响。地质结构良好则利于人体健康,地质结构异常则易使地层释放出一些放射性气体,从而引起局部地磁的变化,对人和动植物的生长产生不良影响。

·风水与气象学

在古代,风水学认为,建筑与风、气有着重要的联系,建筑要迎进有益之风,抵挡有害之风。北方建筑要坐北朝南,才是吉宅,而南方房屋不论朝向,只要合理利用山形水势,顺势通风,即为吉宅。从气象学的观点来看,这是因为北方门窗朝南有利于采光取暖,避风御寒;而南方的房屋,只要顺势通风,凉爽防潮即可。

现代气象学,则根据南北气候的差异做出具体分析。以我国为例: 北方天气多寒冷干燥,人们在此居住容易患哮喘等病症;南方天气温暖湿润,人们在此居住容易患风湿。因此,北方建筑应坐北朝南,以躲避来自北方的寒风,迎接南来的阳光,重在防寒保暖;南方建筑应注意防热防潮,便于通风透气。

在建筑思想方面,风水学与气象学有着相同的本质,都是指导人们在考虑当地气象的条件下趋利避害的学问。因此,北方的房屋要防寒保暖,墙壁厚实。山里人可住窑洞,冬暖夏凉。南方的房屋则应防热防

潮,门窗宽敞,以便于通风透气。乡里人可住竹子搭建的吊脚楼,这样一来既可通风又防湿。

·风水与生态建筑学

自从人类诞生那天起,就有了建筑学。最早的山洞,就已经有遮风避雨、防御野兽的功用。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建筑学也开始向美观和健康方面发展。古代的相宅理论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诞生的。从最初的山洞,到茅草屋,到亭阁楼台,再到现代的高楼大厦,都贯穿着生态建筑学的思想。

和现代的建筑思想性质相同,风水学就是古代的相宅理论,就是古代研究人类建筑环境与自然界生物共生关系的生态建筑学。它们都把人类聚居的场所视为整个大自然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同时又把自然生态视为一个具体的建筑结构。它们都要求人类的居住场所要与自然平衡共 生,在自然中选址要考虑自然生态环境的结构功能和其对人类的各种影响,这样才能合理地利用、改造和顺应自然,建造与自然平衡共生的居所。如何让人、建筑、自然生态和谐共生,成为生态建筑学和风水学的共同目的。

安徽宏村被誉为“中国画里的乡村”,是生态建筑学和风水学的完美典范。

生态建筑学在兴起不久,就发现与中国古代风水学有着一致的目的和观点,它们都是追求人类住所与周围环境的协调与统一。

近代的生态建筑学是一个新兴领域,它以研究人类建筑与自然生态的关系为目的,寻求人类在地球上可持续生存的理想建筑模式。生态建筑学把人类的住宅视为大自然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同时重视自然生态对人体的影响。因此,住宅的建筑规划,有着各方向的考虑,以求达到人

与自然生态相协调。

·风水与医学

地球是宇宙中的一个小磁体,而人则是地球上的一个小磁体,也会受到外在自然环境和其他磁场的影响,但是,这个小宇宙也会受到外界自然环境和其他磁场的影响,如果不良影响严重,它就会失去平衡,人体也会患病。

风水学就是调节人体与外在物体之间影响力的学问,以帮助人们改变不利的影响,营造有益的影响。但风水主要是通过改变人体所处的外在环境的方法来改变人体信息,比如改变住宅方位、格局等,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让它们更有利于人体生命信息的运行,达到防病于未然的目的。

和风水一样,医学也是通过改变人体信息,以帮助人体恢复健康

——和谐与平衡的身体状态。对症服药,就是利用自然界的其他物质从人体内部来改善人体信息,修正已经产生的恶劣影响——病变。

医学,其实就是帮助人体恢复内在平衡的一种手段。中药是直接采用来自大自然的不同信息或能量的物质来协助,西药则是间接来源于自然,与中药的作用是一样的。房屋建筑的方位、格局、材料、色彩等, 都产生各种能量信息,会对人的身体、心理、情绪产生干扰与损害。医学是在人生病后,试图调节人体生命信息,以适应自然信息。

·风水与地球物理学

地球物理学认为,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磁场体,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磁场强度,对地球上的生物产生不同的影响。例如,在日本的中部、中国的四川和贵州等地,由于地球的磁场强度特别高,这些地方的人就不容易长高。

人作为一种地球生物,也有生物磁场,自然也时时被地球磁场所影响。中国风水学据此总结出地球磁场对人体的影响,形成一种“天、

地、人”和谐对应的统一观,以风水术数的方式来改变地球磁场对人体的破坏作用,寻找对人体健康有利的磁场方位。

此外,地球在自转和绕太阳公转中会产生一种强大的磁向吸引力, 使地球成为以南北两极为端点的强大磁力场,也让地球上的生物产生了辨别方向的能力。顺应磁场方向,就能对人产生有益影响,反逆磁场方向,就会对人体产生不利影响。风水中的方位理论,就是对地球磁场力方向的研究,是让人与地球相协调的一种方法。

·风水与宇宙星体学

宇宙中的星体彼此间存在吸引和排斥的影响,地球作为宇宙的一分子,也时刻受到其他星体的影响。比如,太阳的光能和热能让地球上的万物生长,但太阳黑子的辐射能量又会对地球产生不利影响;月球则用它围绕地球的旋转来影响地球上的潮汐、人类的情绪及女性的经期。

早在远古时期,中国风水师通过对星象的长期观察来测算历法,发现了天体运行的规律,并在实践中发现了天体与大地及人的相互影响关系,从而形成了“天、地、人”和谐对应的统一观。更为重要的是,中国风水学的这些星宿理论,在与现代宇宙星体学的接轨中得到了一一验 证。因此可以说,风水学是中国古代的宇宙星体学。

风水的科学性初探

古人绘制的星宿图

古人认为天上星宿的运行能影响人的状态。

·风水与色彩

风水学上常依据命卦或五行选择颜色搭配,听起来似乎有些玄乎和迷信。但是,现在的科学已证实,颜色确实能够影响人的情绪和思维。譬如,蓝色让人感觉平和、宁静、稳定、和谐;黄色让人感觉舒服、幸福、乐观、希望;绿色让人感觉健康、好运、新鲜、青春;黑色让人感受到力量、深重、严肃、神秘;红色则代表着活力、热情、欲望和速 度。颜色以能量波长作为表现形式,不同的颜色有不同的波长,它们会对人的脑电波产生不同的影响,甚至通过视觉刺激人体的内分泌系统, 导致激素分泌的变化,从而影响人的情绪。


侧边栏





1 【命理】 【文化】 【风水】 七杀 丧葬习俗 中医 五行 五行平衡 五行生克 交感巫术 八字 八字命理 十神 命理 命理大师 命理学 婚姻民俗 婴灵信仰 工位风水 心理学 正官 比肩 民俗仪式 民俗信仰 民俗象征 民间信仰 测试标签 环境心理学 生死观念 超度仪式 道教 道教文化 风水 食神


本站文章及内容仅供学术和文化交流。不涉及政治、宗教等敏感信息。The articles and content on this website are for academic and cultural exchange only. It does not involve sensitive information such as politics or religion.
本站文章及内容来源于原创和网络。如有不妥请联系道长删除。The articles and content on this website are sourced from original and online sources. If there are any issues, please contact the Taoist to delete them.
本站为《安徽农金网》旗下非独立板块,旨在传播与弘扬农耕文化。This website is a non independent section under Anhui Agricultural Finance Network, aimed at spreading and promoting agricultural culture.


安徽农金网 中国道教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