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雨时节必做四件事 感受暮春之美
谷雨三候话阴阳
暮春的雨丝总带着几分缠绵。清晨推窗,见檐角垂下的蛛网缀满水珠,恍若道袍上绣的星斗。此时节阴阳二气正如太极图里首尾相衔的游鱼,阳气渐盛却未至燥烈,阴气将退仍留余韵。古人观天象而定节气,原是要人懂得『与四时合其序』的玄机。
瓦罐煮茶听檐漏
武夷山的老茶农常说:『谷雨这日的茶芽,是春神留在人间的最后一滴泪。』取山泉煮沸,投下碧色盈盈的茶芽。茶烟袅袅间,《云笈七签》所谓『饮朝霞以养魂』的境界便在这粗瓷碗里化开。道家讲究『水为天下至柔』,谷雨茶正应了水性至柔却能克刚的玄理,啜饮时但觉肺腑涤荡,竟比打坐半日更易入定。
牡丹丛中悟生死
洛阳城西的姚黄魏紫开得正艳时,常有道士在花间打卦。牡丹『焦骨』的传说暗合《冲虚经》『形骸俱忘』的奥义——那年武则天命百花违时开放,唯牡丹不从被焚,次年却开出更艳丽的花朵。这般『宁守节而枯,不违道而荣』的气节,恰是道门推崇的『外化而内不化』之象。
祭字仓颉启灵慧
豫北村落至今保留着用朱砂画鸟迹文的古俗。相传仓颉造字时『天雨粟,鬼夜哭』,这谷雨的『雨』字,本就有通灵达意的玄妙。道观斋醮时用的云篆雷文,说到底也是取法上古的象形文字。研墨时掺入桃花水,在黄表纸上临摹几个甲骨文,竟隐约听见远古巫祝与天地对话的余响。
采药归来枕松眠
终南山采药人总在谷雨后三日入山。《千金方》里记载的二十四味应季草药,此时药性最合少阳之气。背篓里装着忍冬与连翘,忽想起葛洪在《抱朴子》里写的『春采叶,夏摘花』。躺在松针铺就的天然床榻上,看流云掠过老君殿的飞檐,方知『天人合一』不是虚言。
暮色四合时,檐角的铜铃被晚风撞响。谷雨习俗里藏着的岂止是农事经验,分明是祖先参透的生存玄机。现代人若肯在键盘声中停驻片刻,泡盏新茶听雨落,或许就能接通那流传千年的生命密码。